前述僅是升等著作(專書)或研究計畫報告被糾正的案例,至於期刊論文因為違反學術論理而被糾正的案例,國內尚未曾出現。我們就來觀察最近的知名國際案例。
在2014年底,《科學》期刊(Science)刊登一篇引起全球矚目的論文,標題為「見面三分情:說服支持同性戀平權的實驗」(When contact changes minds: An experiment on transmission of support for gay equality)。作者是 Michael J. LaCour 與 Donald P. Green,前者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政治系的博士生,後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學教授。研究聲稱,透過同性戀者與保守主義者之間的短暫面對面的溝通,有相當比例的保守主義者轉變原本反對同性婚姻的態度。也就是說,雖然「見面三分情」的道理舉世皆知,但面對面溝通的確實效果比一般人的認知要高出許多,而且獲得科學證據支持。這是為何這篇作品得以刊登在《科學》期刊,而且引起全球社會科學與新聞媒體界廣泛討論的原因。
這篇作品當然引起其他研究者的持續探索,其中最重要者是 David Broockman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生)與 Joshua Kalla (耶魯大學研究生)的合作。然而,他們的問卷調查不能產生如《科學》期刊刊登的結果,因此連絡 LaCour and Green 聲稱的協助進行研究的民調公司,該公司卻否認曾被委託進行類似計畫。他們持續深入分析可搜尋獲得的樣本資料,而由三位研究者 Broockman, Kalla, and Aronow (2015)將他們對該《科學》期刊作品的質疑公開,接受全球研究者的檢驗與討論。透過公開討論與檢驗,最終證實該《科學》期刊作品聲稱的贊助來源也是假的,而且 LaCour 個人學術履歷內容也存在捏造內容。雖然,主要作者 LaCour 仍然不承認違反學術倫理(academic ethics),甚至撰寫一篇反駁論述,但第二作者Green教授向《科學》期刊提出撤除(retraction)該作品的要求,而在爭議作品刊登後的五個月,由《科學》公告正式撤除該作品(McNutt, 2015)。
最近,《自然》期刊刊登一篇標題是「對違反學術倫理作品檢舉者該如何保護自己」(How to survive as a whistle-blower)的專文(Doran, 2016),文章結論:「雖然對違反學術倫理行為的檢舉必遭逢壓力,也耗費時間,我仍然鼓勵科學家在發現案件時勇於揭露。如果累積愈多檢舉的案件,有助於鼓勵更多人勇於檢舉,促成大學政策之變革,敦促研究者從事負責任的研究行為。支持研究與確保誠實研究是學術圈的義務。不誠實的虛偽研究行為傷害科學,也消耗納稅人的血汗。記住,你的檢舉行為永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