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命,終其就是故事的集合體」加拿大音樂人馬孟凱愛上民主台灣 為人權與自由而唱

2019-09-21 08:00

? 人氣

加拿大馬孟凱(右)參加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提供)

加拿大馬孟凱(右)參加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提供)

立秋後的陽光從窗外照入,溫暖的客廳裡,馬孟凱(Michael McCulloch)在和小提琴手Cristina Cox 綵排練習之後,將吉他放下,準備接受「流浪之歌音樂節」製作團隊的訪問。受邀至今年音樂節「聲音不見」演出的馬孟凱,是一位民謠樂人——一位說故事的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來自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個具藝術氣息的市鎮,有可以健行的山丘,可以遊憩的河流,是個美麗的地方。」馬孟凱如是描述著自己的家鄉。他喜歡齊豫的《橄欖樹》,那是一首優美的歌曲,歌唱著家鄉與歸屬。齊豫和弟弟齊秦都是馬孟凱非常欣賞的台灣唱作人,他也提及加拿大有許多唱作人,他們歌唱土地與故鄉,像是 Garnet Rogers 和 Stan Rogers,是加拿大非常有名的音樂家。這些樂人啟發了馬孟凱,並且將所受到的影響編織入自己的創作。就像他的作品〈那女孩〉(Lady of the Land),以男女情歌的形式,抒發對家鄉的愛,歌唱孕育自己成長的土地。

以生活之地作為創作元素,讓馬孟凱來到台灣以後,也將台灣經驗寫入作品中。5、6年前,他和妻子第一次來到台灣參與人權工作坊。「台北是個漂亮的城市,人們都很熱情,這裡也承載著一段人權近代史。」馬孟凱的聲音平和而溫暖,正如他的音樂,緩緩說著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這些故事關乎土地、友誼、愛情、分離,以及憤怒——得知難民糟糕處境後的憤怒。人權工作的背景,讓馬孟凱得以近距離接觸難民。「他們因為戰爭、衝突或是氣候變遷而無法繼續待在自己的國家,家園正在消失,他們僅僅在尋求一個可居住的地方。」

加拿大馬孟凱參加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提供)
加拿大馬孟凱參加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第17屆流浪之歌音樂節提供)

「憤怒」一般不是馬孟凱書寫的題材,是因為在演出當下,情緒會再次浮現。然而身為一位唱作人,國際難民的人道議題無法被漠視。過去深入難民營工作的經歷,讓馬孟凱與這些遷徙者們產生深刻的連結。他的作品〈他們來了〉(Here They Come)書寫著移民被剝削的遭遇;〈見過的你〉(You Who Have Seen),敘述一位年幼的小男孩在逃離戰爭中途遇上船難而死去,未能抵達安全的國度。除了難民議題,馬孟凱亦歌唱性別平等。多年前他在一場人權會議場合中,聽見一位跨性別者站出來講述了自己曾遭遇的暴力與歧視經歷,讓馬孟凱寫下了〈彩虹之色〉(A Rainbow of Colours),取材自象徵著性別少數群體的彩虹旗,以頌讚形式,向所有勇敢捍衛性別平權的人們致敬。

這些真實故事,透過馬孟凱的音樂,娓娓道來,也散發了以音樂說故事的力量——展開對話。無論加拿大或台灣,在民主發展的進程中,社會的意見總是會有分歧。馬孟凱說,不管是在族群、平權,或是其他重大議題上,雖然公開的討論很頻繁,但是我們鮮少願意冷靜地坐下,和與你意見不同的人展開對話。「我述說故事,無論是自身的故事、別人的故事、或是所見的故事……這就是身為唱作人該做的事。」人們在初次接觸不熟悉的議題時容易感到不適,透過音樂,卻能更容易地傳遞訊息。故事比報告書或勸導更具說服力,透過故事,縱使是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們,都會暫且放下心防而聆聽,由此打開了對話的空間。「我們的生命,終其就是故事的集合體,故事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也賦予我們意義。」

台灣對於馬孟凱,珍貴之處在於民主社會,這也是讓他留下的原因。在近幾年的重大社會運動裡,他看見台灣社會能夠以和平、公民參與的方式討論一件非常困難的議題,也看見公民社會與政府展開的對話,他認為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事。台灣的民主,讓馬孟凱感覺像是回到了家鄉,而他也將繼續歌唱,為自由與平等而唱,繼續以音樂講述故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