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堅信,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自然的調節供給與需求,最終達成的價格均衡。1930年代爆發全球經濟大恐慌,市場機制全面失靈,凱因斯學派應運而起,強調以擴大政府支出與建設的方式,來矯治「市場失靈」,「市場」的神話就此破滅,「政府」取而代之,成為另一個新興的救世主。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大有為的政府神話再度破減,各國的經濟蕭條與財政收支赤字,充分暴露「政府失靈」的各項問題癥結,在政府無法有效回應民眾的需求情況下,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亦日益倍增。
在今年總統大選期間,民進黨主打「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如今國民黨已被民進黨打趴在地上,台灣變好了嗎?數字會說話,根據台灣指標民調在9月30日公布的民調結果,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從今年5月的50.2%,一路崩跌至38.4%;不滿意度卻從原本的16.3%飆升至48.3%,兩者出現死亡交叉,正式宣告蔡英文執政蜜月期的結束。
通常政府失靈的第一個徵兆民眾對主政者的不滿或不信感,因為這會大幅削弱執政者的施政正當性,一旦施政正當性滑落至某個臨界點以下,就會出現一去不復返的情況,即便政府不斷強調政策的合法性與公益性,都可能面臨社會各階層的重重阻力而落得令不出中央的困境。
順著上述的脈胳來看,為了挽救不斷流失的施政正當性,蔡英文近期的幾個政治反應,就顯得合情合理。在民進黨創黨三十週年之際,蔡英文發表了給民進黨黨員的一封信,在信中她強調「民進黨不會屈於現實的壓力,而放棄理想…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我們要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係。」因此,即便面臨「憲政體制羈絆」,蔡英文表示仍會努力領導國家往前走,並調整相關的決策協調機制。
10月1日,蔡英文宣布未來每周將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將行政院長、立法院黨團、民進黨秘書長及地方執政縣市首長代表,全部整合進該決策機制。從某種程度來看,蔡英文的確超越了她所謂的「憲政體制羈絆」,將行政、立法、政黨,甚至是司法院長的提名權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在西方的民主發展經驗中,不管是總統制或內閣制,我們都很少看到如蔡英文般,可以將權力如此高度集中於一人身上,卻不用受到任何的監督制衡,不管是權力分立或兩黨政治的朝野相互制衡,在台灣已完全失效,蔡英文正在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總統制」。行政院在憲法名義上雖是最高的行政機關,但行政院長已淪為總統的幕僚長,而民進黨在立法院又是絕對多數,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一手掌握黨機器,造成原本該監督行政權的立法院,反而必須向蔡英文負責。
造成政府失靈的一項很根本的重要原因,即是政府擁有壟斷性的權力卻欠缺監督制衡的競爭性機制,政府的政策資源很可能只分配給其所偏好的特定利益團體,但政策成本卻由全民負擔,形成資源的分配不公或錯置。尤其當政府的權力又僅僅集中於少數特定人身上時,這種政府失靈效應更會出現乘數效果。這種例子放在蔡英文身上來說,只要蔡英文一人「失靈」,將可能導致整個政府運作機制的失靈,除非我們冀望蔡英文是一個不世出的聖人,能完全以國家與社會的整體公共利益作為政策考量,完全不考慮個人或特定政黨、團體的私利,衡平性的以各個社會階層與群族為念。
然而,正如西諺所說,政府不是由一群天使所組成,所以我們才需要監督與制衡。如果未來蔡英文的權力仍沒有任何有效的監督制衡力量,我們只能向上天祈求,蔡英文的神話不要失靈,政府不要失靈!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