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 至 3 月虧損超過 10 億美元,已是連續 4 季以虧損作結 —— 這是近年來爭議最大的獨角獸 Uber 的財務數字。儘管股價目前還支撐在 30 美元左右,但誰也不知道這家公司要如何擺脫醜聞、突破各國法規,並實現獲利。
自從在那位放任辦公室性騷擾與歧視的創辦人 Travis Cordell Kalanick 被迫下台之後,繼任的行政總裁 Dara Khosrowshahi 成了華爾街對這家獨角獸公司的最後希望,他自己也在受訪時表達了充足的信心。
投資人最關心的虧損問題,在他眼中是「為了將來的成長所做的投資」。Khosrowshahi 表示,Uber 一年的交易金額高達 500 億美元,扣除匯兌因素,年增長近 40%。
以這樣龐大的規模還能有高速成長,主要是因為 Uber 早就不只是做出租車生意,還包含餐飲配送服務等。以全球市場來看,規模超過 10 兆美元。Khosrowshahi 認為,這些市場的贏家大多是較早進入市場者。早點進入市場,透過旺盛的投資茁壯成長,且能迅速革新的企業,就能在競爭中勝出。
與所有互聯網產業一樣,Uber 勝出的關鍵就在技術。他們跟 Facebook、Google 一樣,將演算法視為核心競爭力,用超快的速度革新,因應狀況差異,有效地媒合使用者和駕駛,讓所有人的不滿降到最低點。
Khosrowshahi 解釋,當某人想由 A 地點移動到 B 地點時,「我們的目標就是用最佳的組合,提供對他來說最合適的移動手段。」這個人優先考慮的是價格?移動手段有多容易取得?方便性?還是時間?優先考慮事項可能因時因地而不同。只要使用者搜尋想去的場所,就能找出移動的最佳組合。
例如因應使用者叫車,安排代雇駕駛的「Uber X」就提供多種選項。使用者如果可以步行到指定地點乘車,可以享受較為低廉的費用。
這種媒合技術,也廣為應用在共乘以外的事業,兩年前美國開始推出的「Uber Fleet」就是一例。這是媒合企業與運輸公司卡車的服務,要把產品由工廠運送到倉庫、店面等地。
Khosrowshahi 表示,「透過駕駛串聯顧客」,是這兩種事業的共通點,所以可以使用和 Uber X 一樣的技術。已問世的餐飲送遞服務 Uber Eats 則是另一個例子。多種事業共用相同技術,可望為公司帶來規模效益。
不過對投資者來說,Uber 最瘋狂的計劃,是把戰場從陸地拉到空中。6 月 12 日 Uber 宣佈啟動 Uber Eats 的無人機送遞實驗,以及 7 月在紐約推出的直升機共乘服務,都是相當大膽的創舉。
Khosrowshahi 表示,移動服務拓展到「空中」這個三次元空間是理所當然的,就像都市建築物愈蓋愈高一樣。因應地面、地下的空間不足,自然會向上借取空間。地下的基礎建設要價昂貴,但空中的投資金額沒那麼高。
但他也強調,空中移動最重要的是安全。空中計程車和汽車不同,並不是任何地點都可以升降。Uber 會陸續在大街上的高樓大廈、車站大樓、機場附近的建築物屋頂等,設置直升機專用停機坪,但前往停機坪的移動手段則和以往一樣,要靠 Uber 或公共交通工具等。所以關鍵在於如何讓轉乘更為順暢。
對 Uber 而言,手段愈多元,組合也愈複雜。要由 A 地點移動到 B 地點時,必須找出所有可能組合,然後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最佳解答。因此必須釐清實際運用時有什麼課題,並加以解決。最終 Uber 想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移動的搜尋引擎」,也就是移動世界的 Google。
作者/《*CUP》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