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黃聲遠,於6日在芬蘭著名的「阿爾瓦•阿爾托博物館」(Alvar Aalto Museum),為歐洲巡迴特展「Making Places」首站揭幕致詞,以「你感受到我的溫度,我則感受到你的理性。」形容「建築」這項共同語言,讓位於寒帶的芬蘭與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東西交會、心靈相通」。
此次展覽由芬蘭建築家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王俊雄擔任共同策展人。帕拉斯瑪在國際建築學術界聲譽卓著,著有《肌膚之目》(The Eyes of the Skin)等高度影響當代建築界思潮的經典力作。帕拉斯瑪之所以樂於擔任此展共同策展人,他解釋,從前建築師服務的對象多半是皇親國戚與有錢人家,但在芬蘭現代建築之父阿爾托心中想的則是街上的小人物,那些沒有名字的人,帕拉斯瑪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建築倫理觀。他在兩度來台鑑賞田中央的作品之後發現:田中央的實踐路徑與阿爾托殊途同歸,而田中央工作群努力實踐於作品中。
帕拉斯瑪曾專文評論田中央工作群,認為他們早已明顯擴展了設計者傳統的專業與審美角色。而田中央的作品不只能創造實質的城鄉景觀,最重要的是,這些作品還能協助所有「不知名的市民」修復集體記憶、想像與認同。僅先以田中央設計、監造時間長達14年的羅東文化工場為例,帕拉斯瑪覺得這件作品的姿態是對所有市民一項即壯觀又大方的邀請,在對於各種使用、行為或目的皆不做任何建議的狀態下,這整座建築為人們提供了參與感與歸屬感,當代不少建築多半仍想引導、控制人的行為,甚至情感。羅東文化工場擁有如此開放、不設限的情調與氣氛,則是相當少見。
另一位芬蘭建築界大老──建築家尤哈•列文斯卡(Juha Leiviskä),是「芬蘭學會」(Academy of Finland)的建築界代表,德高望重的列文斯卡,在研討會演講之後跟黃聲遠說,「我感動到快要哭了」。列文斯卡特地引領著田中央團隊親訪他在赫爾辛基地區的重要作品,如最具代表性的光之影教堂(Myyrmäki Church)等,期許能相互交流。他認為,田中央與他很相似,「主體都是在觀照人」,最重要的是,設計也都不破壞環境。
列文斯卡解釋,他覺得自己與田中央還有一項相似之處,是作品中皆保留了時間的關係與流動,而且設計不是只有形式。例如他看羅東文化工場,能讓一個地方同時發生不一樣的事,室內有展覽、建築競圖等活動,戶外則竟然會有跑道,讓所有的人都能享用這座工場。列文斯卡肯定,他們拒絕了流行,但是卻可以流行至少數百年。因為,這群建築師雖然相當獨立,但是仍樂意與其他人溝通、對話,繼而將他們所設計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地景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