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心話》入行40年、被房地產耽誤的藝文咖李同榮:少子化問題無解,8年後房價將有感下跌!

2019-09-28 16:38

? 人氣

時間證明李同榮的眼光,而他在工作上勤奮的表現,也幫自己掙得出人頭地的機會。基隆出身的李同榮家境普通,為省下房租,經公司允許,免費住在工地工寮,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後,李同榮都主動在工地幫忙。結果被巡視工地的董事長張克東瞧見,拉了這個勤奮、靈活的年輕人一把,讓他負責建材採購的工作,短短五個月內,李榮調了三次薪水,每月薪水很快就超過二千八百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李同榮說:「那是一個房地產美好的年代,大台北蓋一堆高樓大廈,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建材往往才剛送進辦公室,市價就高出採購價格許多,一轉手就是一筆可觀的利潤。在那樣的情況下,一堆同事出資讓他成立建材公司,一開始還蠻好賺的;沒想到,民國六十三年,蔣中正頒發『限制四層樓以上建物興建』的禁令,結果建材市場崩盤,創業才一年半就宣告失敗!

「當時也沒想太多,看到市況熱就一頭栽進去,既沒留意建材去化的管道,公司背後也沒有大企業的品牌形象與資金支持。事後回想起來,思慮欠周。」談到第一次創業失敗,李同榮留下這樣的感概。

第一次創業失敗後,李同榮很快在朋友及同事的支持下,跨足房地產代銷市場。李同榮說:「代銷是三分創意、兩分努力、五分運氣(市場好壞)。接連幾個案子都賣得很好,接的案子從幾千萬到幾億,心越來越大,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接下來,碰上六三水災,建案滯銷,把之前賺的都賠光了。這還不打緊,十信風暴爆發前夕,明知不可為,為信守承諾,硬著頭皮接案,結果金主跑掉,公司也因為周轉不靈而倒閉。」

「做生意堅守承諾是對的,重頭再來,他還是會接下案子,但當時的他經驗與智慧都不足,若能說服案主,先簽約、晚一點再推案,或許結果會大為不同。」檢視創業過程,李同榮得到這樣的心得。

兩次創業失敗後,有感於自己能力的不足,李同榮選擇沉寂,每天只花一百元不到的生活費,空閒時間就泡在書局裡面博覽群書。然後,再跑到企管顧問公司工作,增加管理實務經驗,接下來,還加入台北市青商會,藉由接觸蘇貞昌、謝長廷、姚嘉文等政壇或商場成功人士,學習分析判斷與組織運作的能力。

兩次創業失敗 改作天母房仲東山再起

民國七十六年,台灣房市多頭再起,李同榮抱著「在小浴缸當大魚」的信念,重回房地產創業。在繁榮的天母商圈設立駿達房屋,靠著深入服務社區及率先資訊化,成為天母房仲的第一品牌,打下事業根基。

回憶起當時,李同榮笑說,導入資訊化後,因為生意太好,常有同業悄悄地跑來店面情蒐,或是跟著駿達的房仲經紀人後面,偷偷看他們在做甚麼。除此之外,有些同業眼紅,趁著半夜,還拿著BB槍對著店面玻璃掃射。後來,他索性當起「軍火商」,將資訊軟體賣給同業。他自己不炒作房地產,名下只有一棟自住的房子,除了靠仲介賺錢,靠販售軟體也賺了不少同業的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哲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