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世界地圖上的隱形國家—零邦交國的想像

2019-09-28 06:50

? 人氣

外交部長吳釗燮為五天斷兩個邦交國向國人致歉。(顏麟宇攝)

外交部長吳釗燮為五天斷兩個邦交國向國人致歉。(顏麟宇攝)

這三年多來,中華民國的邦交國首先是從二字頭掉到一字頭,然後是五天掉兩國,現在只剩下十五個邦交國,接下來就是腰斬,然後進入個位數,最後進入臨終關懷,等待歸零。零邦交國,已不再只是想像而已,就好像是可以預知的病程發展一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蔡英文曾說,外交不是靠善意,而是靠實力。這句話,說對了一半,外交是既靠兩岸彼此的善意,也靠台灣自己的實力,缺一不可,更何況實力也是相對於對手而言。翻開中華民國外交史,早年我們的實力都還可以和大陸打外交戰,到了李登輝時期,錢復就已看到了新趨勢的苗頭,所以才會興起「兩岸政策是外交政策上位」的感嘆。陳水扁時期,丟掉了九個邦交國,卻也有本事奪回三個邦交國,但這三年多來,丟了七個邦交國,卻沒有任何一國與我們建交。

索羅門以及吉里巴斯與我國斷交,台灣民眾相當無感,好像只是數字的減少而已。畢竟這兩個遠鄰離我們太遠了,人口也不多,更沒有什麼民間交流,對台灣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好處。索羅門與大陸建交,總理說得很直白:「台灣對我們沒有用處」,這句話或許言過其實,但相對於大陸能提供的利益而言,台灣能提供的相對十分有限。這句話傷人的話,反映了兩岸實力差距的擴大,正是這個趨勢,讓零邦交國不再只是今天的想像而已,而是明天的夢魘。

台灣一周內面臨兩個友邦斷交,仍有其他國家熱情鞏固邦誼。(AP)
台灣一周內面臨兩個友邦斷交,仍有其他國家熱情鞏固邦誼。(AP)

面對零邦交國的可能,大概有四種反應(如表一)。

第一種反應認為零邦交國也無所謂,因為已經這麼少了,台灣還不是活得好好的。這類人把衝擊想得太輕鬆了。

第二種反應認為零邦交國不太可能發生,因為剛好證明「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沒有用了。這種想法太天真了,中共豈會在乎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是否存在,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消失本來就是其國家目標。更何況,「中華民國」沒用,並不代表其它的稱號就可用。

第三種反應認為零邦交國的結果不是北京樂見的,因為對北京會有反作用力,而且美國也會阻止這個情況的發生。這種想法太高估了美國,低估了中共。索羅門與我斷交,美澳都已表態反對,但沒有效果,台灣如果繼續把美國當救命稻草,未來恐怕會大失所望。大陸過去不是不做,而是做不到,但現在已不是吳下阿蒙。

最後一種反應最阿Q。游錫堃認為中華民國邦交國歸零日,正是台灣國邦交國誕生時。建立台灣國,除了本身實力之外,就是國際的支持,現在都不可能建立台灣國了,邦交國歸零時,可能嗎?

表一。
表一。

邦交國減少一兩個,民眾可以不在乎,但邦交國歸零時,對台灣的衝擊,民眾不能不仔細想想。這些衝擊包括:

(一)全世界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成為事實,大陸甚至於都不必再講這句話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反對這句話。除了極少數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與中國大陸的建交公報都會出現「一個中國」原則,而且台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換言之,零邦交國的結果就是「中華民國」變成了世界地圖上的隱形國。零邦交國代表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完全失去了國家地位(statehood),所有國家在國際法上應享有的權益皆受影響。或許有人認為,台灣現在不也是靠實質經貿關係來建構存在感嗎!但零邦交國不會是終點,現在大家不滿意的「Chinese Taipei」也將被「Taiwan, China」取代,成為全球通行的共識。屆時,台灣如果要參與國際組織或活動,都必須被劃歸在中國之下。零邦交國是形式矮化,下一步就是實質矮化,到時候,台灣將因無國家地位而面臨更多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情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