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臺灣經濟能「脫中」嗎?

2016-10-14 06:20

? 人氣

中國民間投資增速下滑,但台灣經濟真的能「脫中」嗎?(美聯社)

中國民間投資增速下滑,但台灣經濟真的能「脫中」嗎?(美聯社)

兩岸關係自蔡英文520就職以來,因「九二共識」立場分歧而陷入僵持。除兩岸官方溝通機制幾乎「停擺」外,臺灣參與ICAO等國際活動空間亦遭受挫敗。面對這種壓力,蔡英文在民進黨30周年黨慶對全體黨員表示要「力抗中國」、「擺脫對中國過度依賴」,以彰顯自己在困局當前的「決心」。但此番令支持者「振奮」的發言,果真能使蔡英文擺脫當前的困局嗎?臺灣經濟果真能夠順利「脫中」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很多人說,為什麼過去不依靠中國,臺灣過得很好,現在依賴中國,反而過得越來越差了呢?有人據此主張臺灣應回到過去,而不是繼續保持甚至加深與中國的經濟聯繫。這看似很合理,但這個邏輯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中國大陸和臺灣還維持在過去的那種經濟關係。其實是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古代的寓言來說,就是「刻舟求劍」。

過去15年最大的外部環境的改變就是中國大陸持續而高速的推進了工業化,建立了高中低全面的產業鏈體系。受此影響的絕對不是臺灣一家,而是整個東亞甚至波及發達工業國家。中國以更高效、更具規模、更有競爭力的工業化體系,奠定了其世界工廠的地位,並從低端逐步發展到中端、高端領域。以此帶來的產業鏈轉移、商品貿易格局的改變,並徹底改變了世界商品供給體系。

臺灣加工的電子產品,必須賣到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聯發科的IC設計,台積電代工的電子產品,都必須賣到中國大陸,由品牌商或山寨手機商完成組裝,再銷售到中國大陸或第三世界或歐美市場。如果臺灣的電子產業選擇「脫中」,拒絕銷售給中國大陸,則很快有中國大陸的相關產業會取而代之,實現產業自給的目標。所以,臺灣的相關產業要想繼續維持市場,必須與中國大陸相關產業維持較大的技術和產品品質領先地位,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不至被取而代之。除了IC設計和晶圓代工還有面板廠等。

除非有第三個經濟體(比如越南、馬來亞或者印度)能夠發展出足以取代中國大陸的產業鏈從而接受來自臺灣的電子加工品完成組裝,再向全世界銷售。在此之前,臺灣的電子產業必須維繫與中國大陸的供貨關係。對臺灣不利的是,中國大陸有自己的替代方案(只是技術相對落後,品質良率相對較差)而臺灣卻沒有替代的銷售管道。

過去常有人將中國工業成功的因素歸結於中國勞工工資便宜,但其實並非僅限於此。中國工業體系更大的競爭力來自其完備的產業鏈條,龐大的工業規模,便捷的交通和資訊網路。這些使中國的工業在摒除其他非人力成本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優勢。在工業逐步走向智慧化和自動化的時代,這種優勢不但不會削弱,反而會持續的加強,足以抵消其勞動力成本上升造成的成本因素。所以期待中國勞動力成本攀升而造成中國競爭力下降,在域外經濟體無法在產業鏈體系進步跟上或追上中國腳步的前提下,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21世紀的生產不再是孤立的、作坊式的。21世紀的生產是一個擁有完美分工系的產業鏈條和生態環境。就好比食物網中的一員,臺灣因為鏈條單一,因而註定沒有多少生存方式可供選擇。這就是臺灣經濟的現實處境。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