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美國歌手詩人巴布狄倫(Bob Dylan)摘下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這個消息讓許多人震驚,質疑負責此獎項的瑞典學院是否做了正確決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主筆諾斯(Anna North)13日發表評論抨擊這個大爆冷門的結果,表示狄倫根本不該得諾貝爾文學獎。
文中提到,狄倫確實是優秀的音樂人,也是美國文化裡深具影響力的人物;他創作了出色的詞曲,他的歌詞或許可以歸類為詩,但他的歌詞與歌曲無法分開欣賞,讀者無法只看歌詞領略他作品的優秀之處,而諾貝爾評委會選擇將文學獎頒給一名音樂人,錯失表揚真正文學家的機會,「實在是令人失望的選擇」。
該篇社論指出,如今全球的閱讀風氣逐漸衰退,諾貝爾文學獎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能帶動知名作家的書籍銷量,鼓勵人們閱讀,更重要的是,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給詩人或小說家可證明小說或詩仍然重要,證明文學家的心血值得國際肯定。
文中表示,流行音樂同樣是音樂人的心血,但音樂人有音樂獎,大家也不會認為音樂界的最高榮譽會頒給文學家。
勇於創新文學形式的作家 所在多有
諾貝爾評委會或許想讓文學獎跟上全新的文化潮流,讓年輕一代不再覺得文學獎與己無關,但如果評委會選擇那些勇於創新文學形式的作家,包括以小說《時間裡的癡人》(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奪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美國傑出小說家珍妮佛.伊根(Jennifer Egan)、奈及利亞裔的美國作家泰朱.柯爾(Teju Cole)、加拿大作家安妮.卡森(Anne Carson),或者選擇從網路崛起的優秀作家,例如索馬利亞裔的英國女詩人華森.夏爾(Warsan Shire),可收相同之效。
This feels like the lamest Nobel win since they gave it to Obama for not being Bush
— Hari Kunzru (@harikunzru) 2016年10月13日英國知名小說家昆祖魯(Hari Kunzru)批評瑞典學院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巴布狄倫
The idea that Dylan is a greater writer (rather than song versifier) than Philip Roth is, frankly, absurd. https://t.co/jLCaBBd3Nf
— Rock's Backpages (@rocksbackpages) 2016年10月13日外界質疑諾貝爾評委會將文學獎頒給巴布狄倫的決定
文章最後寫道,巴布狄倫在國際樂壇名聲響亮,也拿了許多音樂獎,實在不需要一座諾貝爾文學獎來錦上添花,但文學界需要一座諾貝爾獎,今年卻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