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時,川普還不滿表示:「我做過的很多事都值得獲獎,可惜諾貝爾獎並不公平。」川普指出,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2009年意外獲頒和平獎,當年歐巴馬就職僅9個月,竟因為「加強國際外交和人際合作的不凡努力」而獲獎。
非洲之角和解、新聞自由之戰與難民危機
除了爭議較大的被提名者之外,《路透》(Reuters)也列出幾位可能選項。例如,衣索比亞總理阿比(Abiy Ahmed),可能因為2018年與厄立垂亞總統伊薩亞斯(Isaias Afwerki)公開擁抱和解而獲獎。
厄利垂亞從1961年開始,打了近30年獨立戰爭才在1991年脫離衣索比亞獨立。但1998年雙方再度開戰,造成至少7萬人死亡,雖然戰事已在2000年結束,兩國關係仍是水火不容。但41歲的阿比(Abiy Ahmed)主動提出建立正常關係、開放港口與邊境往來等創舉。阿比上任後也釋放記者和政治犯、開放國營企業、解除言論限制等民主化措施,廣受人民歡迎。
非個人的組織方面,奧斯陸和平研究機構(PRIO)執行長(Henrik Urdal)認為,有鑑於全球各國政府對言論自由的箝制陸續強化,無國界記者(RSF)、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等捍衛媒體工作者安全的機構,他們的努力很有希望獲得肯認。
此外,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聯合國難民署(UNRA)及其高級專員格蘭迪(Filippo Grandi)等人,可能因為援助難民的辛勞獲得肯定。聯合國6月公布,2019年全球流離失所的人數達708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4130萬人在其國內無家可歸,2590萬人逃離家鄉,主要收容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例如土耳其、伊拉克、孟加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