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專訪》聯合國難民署新聞官葛若鄰:人為了有尊嚴的活著,會展現驚人的意志力

2016-10-26 09:14

? 人氣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海地震災後2年,葛若鄰重返當地,驚喜發現當初的災民朋友生活逐漸步上軌道。(圖/Caroline Gluck

親臨敘利亞難民潮 見證人性溫暖

葛若鄰現任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巴格達(Baghdad)新聞官,談起敘利亞內戰後所見的景象,表示只能用「錐心之痛」形容。很多敘利亞人原本都過著安穩生活,結果流落到環境極差的難民營,失去工作與尊嚴。更糟的是,很多簡單的低薪工作只有孩子能做,為了生活,難民兒童只能離開教室、開始擔負起一家生計。「我們都說,他們是丟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與巴格達難民營的孩子合照。(圖/Caroline Gluck

除了難民受苦,接待難民的國家也面臨各種層面的龐大挑戰,葛若鄰說,當世界將注意力放在歐陸難民危機,但其實接收難民最多的,是本身並不富裕的中東國家,土耳其已接納超過200萬難民,而在只有人口不到500萬的黎巴嫩,難民更是佔了總人口的1/4。

葛若鄰分別駐守過UNHCR在黎巴嫩和約旦最大的難民營:札阿塔里(Zaatari Camp)和阿茲拉格(Azraq Camp),這兩個國家原本就有數十萬巴勒斯坦難民,但神奇的是,葛若鄰卻說她從未聽過暴動或衝突,無論是當地人或先來的難民,都很能彼此體諒、互相包容。

葛若鄰
札阿塔里難民營全景。(圖/UN_Zaatari Camp Factsheet October 2016

黎巴嫩廣開收容大門:現在是我們報恩的時候

葛若鄰分享,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發生內戰時,也有很多人逃到敘利亞避難,她所遇見的黎巴嫩人都認為,現在剛好能回報當初的善意。因此儘管經濟每況愈下,黎巴嫩人民還是張開雙手接納敘利亞難民,葛若鄰不住讚嘆,「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很神奇。」。

但話鋒一轉,葛若鄰也感慨,這些國家幫助了數百萬流離失所的人,日前英國宣布將在5年內接收僅僅2萬人,還顯得心不甘情不願,「我為自己的國家感到可恥。」一直掛著溫和微笑的她,也忍不住說了重話。

不能只是對重度傷患貼個OK繃

葛若鄰說,很多難民當初都以為只是暫時躲避戰火幾個星期,想不到內戰一打就是6年,「太久了、實在太久了。」她不平地說,敘利亞戰爭是政治問題,人道救援組織所能提供的幫助,就像是在重傷的人身上貼個ok繃而已,而有能力解決問題的美國、俄國、中國等強國,卻顯得漠不關心,於是和平協議一再延宕,內戰也沒完沒了。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熱愛台灣的葛若鄰選擇在台灣率先出版她的人道救援紀事。(圖/Caroline Gluck)

但是,葛若鄰深信,只要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改變現況,這也是她寫下此書的心願之一,葛若鄰也以日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白盔隊」敘利亞民防隊(Syrian Civil Defense,/ White Helmets)為例,「不只有國際組織能做好事,很多小的組織也做得很好。」她認為,同樣的道理,只要多一點關心,「每個人都能帶動身旁的人,就此改變周遭人們的漠不關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