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新新聞》台梵中美四角關係,陳建仁送教宗之禮包裹著台灣困境

2019-10-16 16:50

? 人氣

副總統陳建仁(左四)拜訪明朝傳教士利瑪竇在義大利的故鄉,並與主教馬可尼(左三)合影。(總統府提供)

副總統陳建仁(左四)拜訪明朝傳教士利瑪竇在義大利的故鄉,並與主教馬可尼(左三)合影。(總統府提供)

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近四年,身為天主教徒的陳建仁三度拜訪梵蒂岡,鞏固在歐洲的最後邦誼。看到陳建仁獻上的《利瑪竇傳》紀錄片,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難掩喜悅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很敬愛中國,當我讀到利瑪竇生平時,發現他有著和我一樣的感受。他懂得與這個偉大的文化對話,與之相遇。」方濟各二○一六年接受《亞洲時報》(Asia Times)專訪時,首次暢談他的「中國夢」。

《中梵協議》立下友好基石

以利瑪竇為榜樣,教宗方濟各的中國夢是以北京為出發點,並且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對話的主體,儘管在一九四二年時,教廷是與在重慶的中華民國政府建交。其實教廷的中國夢裡,台灣也有一席之地,從五二年起,教廷駐華使館落腳台北,代表著大中華地區,可是這番定義卻讓尋找國家新定位的台灣進退兩難。

讓教宗眉開眼笑的《利瑪竇傳》,也交織著台灣糾結的文化認同與複雜的外交處境,與教廷交朋友時,「反中」的台灣政府還是搬出孺慕中國的傳教士。在參加英國樞機主教紐曼(John Henry Newman)等五人的封聖彌撒前,陳建仁前往義大利東部的馬切拉塔(Macerata)拜訪利瑪竇的故鄉,受到主教馬可尼(Nazzareno Marconi)的親切歡迎,但當地媒體指出「這是私人的訪問」,撇清政治意涵。

人口四萬多的小鎮是兩岸角力的方寸之地,台灣的訪問團絡繹不絕,北京的國家漢辦在這舉辦利瑪竇的研討會,上海也藉著文化交流之名,送出與耶穌會士交好的徐光啟雕像,交換馬切拉塔的利瑪竇塑像。

從若望保祿二世開始推動的中、梵對話,歷經跌宕起伏、猜忌互斥,終於在去年奠下一塊基石,簽署《中梵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與北京交手三十多年的切利(Claudio Celli)總主教說:「一旦門打開了,就不會再關上。」無畏諸多批評,教宗方濟各堅定落實協議,今年雙方「試車」,內蒙古與漢中兩位主教的祝聖典禮上都提到「此人選經教宗同意」,證明北京承認教宗是中國教會領袖的地位。

比起達賴喇嘛面臨的打壓,中共對教廷做出了不尋常讓步。眼看北京與梵蒂岡愈走愈近,陳建仁謹慎地表示:「我們祈禱這是中國邁向宗教自由的第一步。」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AP)
教宗方濟各積極強化與中國關係,更實現中梵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歷史性突破。(AP)

龐佩歐批判中國,凸顯美梵歧異

推動宗教自由也是美國的外交政策,台灣連續兩年高調參與在華盛頓舉辦的「促進宗教自由部長級會議」。身為全世界十三億天主教徒的精神堡壘,梵蒂岡捍衛宗教自由也是責無旁貸。「台灣是跟著美國喊,但美國是把宗教自由當做工具,這是可以理解的策略。」一名熟悉國際外交史的台灣學者提醒:「不過要小心美國與教廷的關係,美國教會的保守派一直在攻擊教宗,台灣不要淌這混水,分際要拿捏得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傑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