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擊樂劇場《泥巴》用音樂譜出鄉土情懷 李小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量、方式關愛台灣

2019-10-19 08:40

? 人氣

李小平:迥異於《木蘭》之磅礡 《泥巴》談小歷史的珍貴感情

上回擊樂劇場《木蘭》,是個磅礴又低迴的故事,透過巨大的國族戰爭,帶出木蘭心心念念的返鄉情懷,如今到了《泥巴》,李小平說,《木蘭》是大歷史,《泥巴》談的是小歷史的珍貴感情,可能沒有戰爭殺伐的感官張力,但絕對能撩動心裡對家鄉的溫暖記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像在龍眼樹下的月光,都要轉換成演奏載體。」李小平談到,月娘的燈光,是遊子在外闖蕩後,月光會照耀返家的路,如此就可以從光的主題就建構出故事,也可以撩動觀眾曾經的記憶,走闖的過程則取自林光清熱愛長跑,將長跑過程忍受的孤獨與疲憊,比擬為燒土淬煉,儘管有些環節很個人化,但相信每個人都能從其中,建立對台灣的人文記憶。

《泥巴》玲瓏剔透地講一個鄉土的故事,但這樣的故事要說好,要費上不少工夫,其一來自於故事性,其二來自於獨特的陶瓷樂器。從故事性切入,上回《木蘭》以花木蘭的故事為底本,脈落觀眾早就耳熟能詳,《泥巴》的故事則充滿可塑性,李小平與洪千惠為此展開挑戰,每一首曲子的旋律都要獨立,才能切合擊樂劇場的型式說明故事,而不會只是戲劇配樂。

20170921-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導演專訪。(陳明仁攝)
李小平(見圖)表示,在製作《泥巴》擊樂時,與作曲家洪千惠來來回回有很多斟酌。(資料照,陳明仁攝)

「音樂能夠說明,就不多加台詞」 團隊反覆斟酌《泥巴》擊樂表現

「音樂本身很抽象,所以我會寫得很具體,但導演會覺得太具體,所以就要來來回回。」洪千惠談到,如長跑的段落,李小平希望的氛圍是孤單,要講林光清隻身在塵土飛揚的一兩個鐘頭裡,內心的思緒是如何翻轉,又如何支撐下去,她以2個大鼓代表心跳,並加入4個定音鼓做變化,呼吸的部分則加入巧思,用打氣筒表達氣喘如牛,但對於鍥而不捨的心境,她擔心太過抽象,最初直接寫出口語,讓團員在台上高喊:「加油!」

這個構想隨即被李小平否決,「音樂能夠說明,就不多加台詞,如果要講那麼多話,就該要給音樂詮釋」,於是加油聲被抽換成擊鼓節奏,兩人反復斟酌後,找到平衡點。

20191015-擊樂劇場《泥巴》於15日接受風傳媒專訪,導演李小平、作曲家洪千惠合影。(盧逸峰攝)
擊樂劇場《泥巴》於15日接受風傳媒專訪,導演李小平(左)、作曲家(右)洪千惠合影。(盧逸峰攝)

音樂與戲劇的融合也煞費苦心,如想呈現小泥巴在鄉間奔走、調皮的情境,李小平的構想是讓他在台上跑動,每個樂器都演奏幾個小節,呈現一下跑到鄰居窗邊偷看,一下跑到田裡偷瓜的氛圍,但實際執行,卻發現跑的感覺出不來,也只能為了呈現動作,捨棄幾小節的打擊篇幅,才讓小泥巴蹦跳出活力。

為加入陶瓷元素 瓷林親燒製樂器巫毒  

另一個折騰人的元素,是要將「陶瓷」這個重要象徵加入打擊樂。洪千惠舉例,如林先生家裡有7個兄弟,家中會為他們一人釀一罈龍眼酒,最初想把這個概念放入故事,但入樂時就遇到麻煩,首先7個酒甕大小不能都ㄧ樣,否則演奏起來會太平板,而真正演奏時,畢竟酒甕並非樂器,如何發音、打擊,也整慘團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