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廣角鏡】到九龍清真寺道歉,林鄭月娥做錯了什麼?臨陣急抱穆斯林腳,香港不該放棄擁抱多元身份

2019-10-21 20:40

? 人氣

林鄭月娥21日親赴九龍清真寺致歉。(美聯社)

林鄭月娥21日親赴九龍清真寺致歉。(美聯社)

林鄭訪清真寺,安撫穆斯林人口,感覺違和,因為穆斯林族群在香港屬少數,在香港政治上一直不算有影響力,按照港府厚始薄彼的優良傳統,加上從來只簡單把香港視為全華人社會的管治方針,令這安撫畫面格格不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同於新加坡,華人在當地佔多數但並非壓倒性,新加坡國內有所謂「CMIO」的四大族群,即Chinese、Malays、Indian 及 Others,分別奉信不同宗教、講不同語言,新加坡立國之初為了方便管治,以防族群間有大規模衝突,而且要區別於馬來人掌特權的馬來西亞,由以往的李光耀到今天李顯龍政府都小心奕奕處理國內族群,幾乎每說一句話、每個廣告牌、每個重要政策、甚至組成管治班子都要按「族群比例」辦事,種族政治正確被奉為圭臬,總理輪流到訪清真寺、基督教堂、印度教廟的畫面便很正常,更會和伊斯蘭教徒一起開齋,新加坡管治團隊也理所當然需要納入研究族群和宗教的專家。平時做開,一切便不違和。

新加坡致力令各種族和諧共處,打造多元種族的亞洲人身份,因此能吃多家茶禮,名正而順在華人圈子、穆斯林世界、印度教範圍都有話語權,而且不自覺成為了多方的重要離岸群體,新加坡也獲得各族群原本母國領袖重視,例如印度總理穆迪上任後便多次到訪新加坡。 

大概林鄭怕為政府樹立更多敵人,令一直在香港沈睡的穆斯林社群變得活躍,甚至站在反對派一方,只好急急到訪清真寺,安撫穆斯林社區。不過,林鄭到訪清真寺仍然沒有依足伊斯蘭規矩,沒帶頭巾、沒有脫鞋,只掛一條頸巾,也是港府班子從來不把其他宗教放上策略管治研究、缺乏專家提供建議的結果,以今天行會成員的離地級數,「如不安撫穆斯林,會引來伊斯蘭國極端分子恐襲香港」等妄語絕對有可能在會議上流通,而官員信服。

其實在港居留的穆斯林人口有其區域特色,除了來自印尼、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甚至有少部份來自非洲、伊朗等地區,而且遜尼、什葉兩派信徒一直在港相安無事,如努力作某種整合,或許香港可成為東亞重要的離岸穆斯林社會。而且,在三十萬香港穆斯林人口中,有獨特的「本土穆斯林」,不少巴基裔後代都講粵語,在港接受教育,有香港人身份認同,於香港各行各業嶄露頭角,香港穆斯林已成為世界穆斯林群體的獨特一員,香港有基礎與其他穆斯林群體建立更多連結,甚至爭取一些話語權。希望不久將來,不管誰是班子,港府往後可以多民族、多宗教自居之外,也應該多向城內不同宗教團體和領袖示好,於飲食和社區設施上邁向共融,有助其他香港人尊敬不同族群和宗教,這樣香港才更像國際大都會。

作者:Rubio,文化深度遊 GLO Travel 創辦人。冷門國度旅人,常出發到北韓、伊朗、東歐等地。旅遊電視節目〈堅離地〉主持人,著有書藉〈去過北韓50次,你問我答〉。管理企業外,更愛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