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缺乏核心價值與執政擔當,即使掌握了政權,下意識仍以為自己是在野黨、反對派,甚至是抗爭者。更嚴重的是,執政者應該關照大多數民眾的權益,但這些人往往是默默看戲的觀眾,不太會鼓掌叫好,因此戲台上的主角或編劇,往往以為喧鬧的少數人是多數人的代表。這就造成標榜公平正義的小英政府,根本找不到處理勞工議題的正確位置。華航罷工與國道收費員事件,固然已經暴露蔡政府軟弱與討好的一面,但這些事件畢竟只涉及少數人,到了勞工休假議題的處理,就充分顯現小英政府缺乏關照全局的能力與擔當。
照理說,原有七成勞工適用週休二日,此次《勞基法》的修正,所有勞工都能週休二日,即使取消七個國定假日,整體的休假日仍是大大增加,對勞工是一大福音,應可讓小英得到勞工的支持。但蔡政府缺乏政策宣導能力,硬是把自己纏繞在什麽二例、七休一的爭議中,不但資方無法接受,連想加班改善收入的勞工都怨聲載道。
更重要的是,台灣景氣低迷,產業競爭力低落,底子已經虛弱,再加諸最嚴苛的勞動條件,企業很可能就會關廠倒閉,不然就是外移;到時,再好的勞動條件,勞工也無福享受。因此最高標準的勞動條件一旦修法通過,就只能是那些少數勞團代表歡呼勝利,而多數勞工在產業結構中其實處於更不利的位置。想不到這樣的政策,也讓小英得罪多數工商界與多數勞工,執政走到了這步田地,不崩盤才怪。
因為這種政策思維,所以蔡政權的頭號殺手是勞團。而火力次強的便是昔日的盟友時代力量。時代力量本應是小英的盟友,它的政治光譜與民進黨相近且重疊,最後只有對撞才能出頭。剛好民進黨在一些政策與弊案上說法不清,做法猶豫,這些執政包袱,給了同屬綠色板塊的時代力量對民進黨補刀的機會。在勞工議題上如此,在一些環保抗爭、土地徵收,更是彼此凶狠地砍殺。其實,環保、都更抗爭,固然打著公平正義的旗幟,但執政者應認清現實,不能照單全收;小英顯然被過去自己不時念念有詞的符咒所制約,一旦有人舉起抗爭大旗,政府就必須退讓。於是連台南市的鐵路東移,明明賴清德已辛苦協調溝通,讓多數人同意,力抗少數民粹,蔡政府仍畏於帶頭抗爭者的光環,盲目跟著少數人的旋律起舞;以致高雄少數人抗議市場拆遷的火苗,也延燒到中央,企圖挾天子以令諸侯。
國民黨「四大皆空」不足畏
為何把中共列為蔡政府的第三號敵人?並非低估其實力,而是以蔡的綠營出身,再怎麽求同存異,也難以公開承認以一個中國原則為核心的九二共識,基本上只能環繞周邊搞搞文字魔術。所以中共施壓是必然的,但力道很可能會在逐漸體諒小英的苦心之後減緩,找到恐怖平衡點。但小英的中國政策盲點不在政治面,反而在經濟面,也就是迎合獨派民粹,針對中資來台參股購併,一律掛起免戰牌。平心而論,中國崛起後經濟實力大增,過高的外匯存底與產業轉型的需求,向外購併是必然的過程。其購併或參股台灣企業,固然基於自利動機;但台灣近年投資不足,且產業缺少出海囗,若能藉由兩岸企業的策略聯盟合作,除了可以得到資金挹注,更可開拓具有世界第一潛能的中國市場,兩岸經濟互利互補,對台灣不啻是一種良好的發展策略。如果屈從於逢中必反的民粹,把中資妖魔化,捨棄西進的路邊玫瑰,卻追求南向的天邊彩虹,台灣的經濟是找不到出路的!
最後,國民黨的反對是不著邊際,軟弱無力,不但找不到議題的著力點,更缺乏魅力型的領袖人物。政策上打不到蔡英文的要害,國會抗爭只是跑跑龍套,黨內上層更是內鬥不已,以往選戰的重要軍火—黨產,竟也被蔡政府扣留繳械。政策空、戰力空、領導空、資產空,「四大皆空」的國民黨,已經淪為民進黨最不需要重視的敵人。
其實,危機就是轉機,蔡政府若能逆向思考,悟出「最大的敵人就在身邊」,在以後政策的修改或堅持中,敵友之間的合縱連橫,皆能務實佈局,以專業取代民粹,展現魄力與擔當,小英的支持度未必沒有強力反彈的契機。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12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