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誰能相信川普領導的美國?」為標題,針對美國背棄庫德族的案例進行深入報導。以為美國是換帖盟友,所以為美國出生入死掃蕩伊斯蘭國的庫德族,被川普政府毫不在意的放棄。看在一心向美國靠攏的臺灣眼中,難道不應該重新檢視所謂史上最佳的臺美關係,究竟是臺灣安全的解藥還是毒藥嗎?
一個簡單卻讓臺灣不敢面對的邏輯問題是,真正的朋友會不會向全世界介紹你的時候不敢喊出你的本名?會不會不願意承認你們的朋友關係?美國如果真的願意相挺,大可以認定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甚至與臺灣建交,可是,美國願意這麼做嗎?就在不久之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莫健訪問臺灣,又再次重申臺美關係是過去數十年來最好的時期。聽到這樣的說法又讓執政黨和一般民眾感到欣慰,然而,熟悉美國政治操作手法就知道,聽到這樣的話,臺灣不僅不要太當真,還要格外小心美國又有什麼要求。
其實臺美關係到底好不好,不該是政府或者美國官員說了算。口惠而實不至的美好承諾,臺灣難道聽得不夠多?進一步檢視美國國會對臺灣的實際支持行動,主張聯美抗中的政府官員和學者專家總是強調,美國國會陸續通過《臺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以及《臺灣安全法案》等友臺法案,證明華府確實力挺臺灣,可是法案通過之後,美國政府至今有派出高層官員來訪了嗎?中華民國國軍真有被邀請加入亞太區域的軍事演練嗎?相反的,如果細數民進黨執政這三年來,美國國會願意連署支持友臺法案的人數,就會發現真相其實是力挺臺灣的議員人數大幅減少。相較於過去臺灣相關法案,動輒可以獲得超過百位以上國會議員支持的情況,兩岸關係惡化之後,美國國會雖然仍有議員發動友臺提案,但是願意聯署的議員從以前不分黨派遍地開花的主動支持,變成了只能靠少數挺臺議員來提案。整體而言,美國國會確實有真心支持臺灣的政治人物,可是力挺臺灣的方式卻是說的比做的多。
其實臺灣選民都知道政治人物講一套做一套並不奇怪,也從沒期待臺灣的政治人物會完全信守競選承諾,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美國的一句「臺美關係史上最佳」,卻能輕易讓政府和民眾深信不疑。政客到哪裡都一樣是政客,不會因為他們是美國人就比較誠實,品格就比較高尚。相反的,美國政客的壞心眼可能包裝的更好,更難察覺。以最近幾年常提案力挺臺灣的幾位參議員為例。出身佛羅里達州的馬克,盧比歐,在2016年時還曾經參與共和黨內總統初選,因為其古巴後裔的身分,大力支持移民改革,主張保障移民生活,讓他當時被視為共和黨內的明日之星。可是,這樣的清流,在短短幾年之間,不但不再堅持移民改革,甚至反而成為川普的最佳護法,被美國媒體戲稱為川普最忠實的細漢仔。而今年國慶受邀來臺的德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在美國政界的爭議性比盧比歐更大。克魯茲在各項關鍵議題的立場是出了名的搖擺,甚至還被許多美國媒體和政界人士認為是最不值得信任的國會議員之一。另外,提出臺北法案試圖為臺灣鞏固邦交,近年來迅速竄起成為參議院挺臺大將的科羅拉多州參議員柯瑞,佳德納,因為力挺臺灣,而得到蔡英文總統特地過境丹佛為他造勢。雖然負面評價沒有上述兩位來得多,不過,作為參議院中的菜鳥參議員,上一次選舉中,僅僅只以兩個百分點險勝對手,讓他必須把握各種機會來爭取支持。說穿了,力挺臺灣,一方面是爭取臺灣僑胞的選票和在選舉中的捐款,另一方面也是利用相對冷門的外交議題在國會中獲得露臉的機會。根據科羅拉多州媒體的報導,為了拉攏中間選民,他在各項議題上都表現非常保守,使他也成為科羅拉多選民心中最會閃躲,也最油條的參議員。
以上三位參議員都在國會當中多次力挺臺灣,可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三位佔據媒體版面,發言力挺臺灣的國會議員,其實都沒有加入參議院的臺灣小組(Taiwan Caucus)。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外乎是一旦加入了臺灣小組,就可能會失去來自中國大陸移民的選票和資源。由此可見,美國議員挺臺灣都是經過政治算計的結果,可惜臺灣民眾只要聽到有美國議員願意挺臺灣,不論他是魔鬼還是天使我們都一樣為他們歡呼。
在川普執政下,美國利益優先已經完全取代過去至少表面上重視國際合作,行禮如儀保持美國國際形象的外交原則。川普政府毫不避諱的讓世界赤裸裸的看見,美國對盟友如何不留情面。在世界上總人數超過三千五百萬的庫德族人,因為相信美國而上陣衝鋒,卻只換來川普口頭上表示感謝,並承諾在華盛頓紀念碑附近種下一顆紀念樹,讓後人憑弔庫德族的真摯友誼。臺灣能不能看清美國友好微笑背後的現實考量,真的要看政治人物有沒有良心,以及人民有沒有勇氣一起面對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