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業中導讀:當前美國外交政策的「結」與「解」

2019-11-02 05:10

? 人氣

川普當選是病因還是症狀?

本書作者認為,推動美國成為自由主義霸權的思潮,是當前外交政策常面臨失敗與挑戰的癥結,並將川普競選總統時期的反建制派言論視為挑戰外交政策共同體的明證且寄予厚望。川普的當選,確實反映出美國民眾對「美國優先」的渴望以及對過度介入國際事務的憂慮及不滿;由此而言,川普是當前美國所反映出的症狀(symptom)、而非病因(cause)。川普對於國際承諾的輕忽、對盟友搭便車的反感,部分程度滿足了美國內部的需要。但對於長期鑽研美國外交政策的人士而言,川普個人習於交易式的言行、周邊幕僚更替呈現高度不穩定性等,並非美國外交政策困境的解方。近期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的去職又是例證之一。華特在本書中探究了川普總統與所謂外交政策共同體的互不信任、相互牽制的關係及其影響,值得參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外交政策的解方:離岸平衡的理論與實際

在美國外交政策研究的脈絡裡,本書作者華特之主張與守勢現實主義相近。他在「權力平衡論」廣為流傳之際,於一九八○年代後期即提出「威脅平衡論」作為補充,也就是國家所要抗衡的是對其生存構成威脅的國家,而非國際體系大部分物質權力所集中的國家。而其二○○五年所著的《Taming American Power: The Global Response to U.S. Primacy》一書,則詳細分析伊拉克戰爭展現美國軍事優勢與獨霸地位,及各國如何回應美國的單邊主義。該書認為,冷戰結束後美國仍透過經濟誘因以及對主要對手們拉左打右的方式,使得國際反美聯盟難以成形;而美國若能持續保持低調節制,將有助維繫其優勢獨霸的地位。然而,美國迄今仍受二○○八年金融風暴的影響,經濟尚未恢復榮景,民眾對於過度介入國際事務、追求自由主義霸權地位的做法已經感到厭倦。尤其,千禧世代對參與公共事務愈趨積極,但由於歷史及生活經驗的不同,他們對所謂外交政策共同體及其主張也更感不耐。

據此,如十九世紀英國之於歐洲大陸,華特提出美國應善用其地緣優勢,扮演離岸平衡者的角色,將防止可挑戰美國地位的區域霸權出現做為第一要務。在具體做法上,美國對國際事務不過度介入但要保持彈性、將防止區域霸權出現之主要責任賦予盟邦,但同時要明確保證盟邦之安全。鑒於中國崛起已成為當前國際政治主要課題,華特建議美國應當採取重亞、脫歐、關注中東的順序,制衡可能的挑戰者。華特提出離岸平衡策略作為美國當前外交政策的解方,並希望外交政策共同體可以藉由內部討論來修正自由主義霸權的主張,方有可能逐步改變美國外交政策取向。然何時及如何彈性介入國際事務、如何讓盟邦及對手明確知道美國的意圖及底線、被介入個案的當地民族情緒反彈等,均可能使離岸平衡的構想難以完美實現。讀者也應留意,維繫霸權地位仍然是美國外交政策圈及學界當前的共識,爭辯之處不在於應否、而在於如何維繫此一地位。

本書作者華特任教於哈佛大學,向以國際關係理論見長,同時對國際局勢有深入的見解。個人有幸於一次美國政治學會年會聆聽華特本人的演講,深入淺出、句句珠璣,他並自嘲是最愛寫部落格的教授(他也是Foreign Policy網站的專欄作家),幽默感十足。本書出版後已獲得許多國際事務專業期刊很高的評價,而個人本次十分榮幸得以先行拜讀此書中譯本,獲益匪淺,特此推薦。

《以善意鋪成的地獄》(麥田出版)
《以善意鋪成的地獄》(麥田出版)

*作者盧業中為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

*史蒂芬.華特(Stephen M. Walt)現任哈佛國際關係教授,評論文章常見於重量級外交刊物,新作《以善意鋪成的地獄:菁英的僵化和霸權的衰落,重啟大棋局也注定失敗的美國外交政策》由麥田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