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選舉,蔡政府確實勇猛精進─有了一條高鐵延伸屏東的「盲腸線」還不夠,又宣布另一條高鐵宜蘭線的盲腸線。但宜蘭線應該是超越屏東線,不但是一條比屏東「貴一倍的盲腸」,而且幾乎違背所有該有的SOP,對生態與環境的衝擊更難以評估。
通部長林佳龍於在23日表示,高鐵延伸宜蘭計劃初步評估可行;而根據交通部初步的評估,總經費約955億元,從南港到宜蘭市近50公里路程、列車行駛時間只要13分鐘,比北宜直鐵還快了14分鐘,每小時約可開12班至15班車列車,載1萬4400人次至1萬8000人次。
交通部認為此計劃對於包括雪隧的壅塞、台鐵東部列車的一票難求,都可望獲得紓解,亦可提升台鐵營運彈性和安全,同時啟動汐止高鐵運維場建設,提升高鐵維修調度能量。
時常跑北宜高到宜蘭者都知道,平日交通順暢無阻,雪隧壅塞基本上是假日的戲碼,原因當然是民眾旅遊需求造成(早上南下塞,下午北返塞),民眾明知雪隧必塞仍要開車,原因在到宜蘭後到各觀光點需要開車,高鐵能改變這個北宜假日旅次的需求習性、讓許多民眾從開車改為搭高鐵嗎?如果不行,這個所謂「解決雪隧的壅塞」的效益就不存在。
更現實的是:從平日北宜高的交通量來看,高鐵在周間能有多少旅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又務實的問題,因為直接影響到宜蘭高鐵的成本效益。人口是交通需求量的基礎,屏東入口有82萬,宜蘭人口只有45萬,即使再加上花蓮縣的46萬,也只比屏東多一點。
如果高鐵屏東站預估每日旅客只有不到5000人,而且多數是從左營站移過去,實際增加的數量只有千把人,那宜蘭站能有多少旅客量?屏東高鐵經費只有宜蘭的一半左右,自償率已糟到為負值,宜蘭高鐵自償率能好到那裡?是不是同為負值?
宜蘭高鐵初估經費近千億元─不必懷疑,根據過去數十年的經驗,最後定案時,經費一定會再往上調。花千億元興建的路線,如果平日旅客量少到養蚊子,假日運量增加,但仍難解決雪隧壅塞問題,要全體納稅人為此買單,合理嗎?可接受嗎?
另一個屏東線沒有、宜蘭高鐵卻有、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施工技術與難度問題。高鐵要保持高速度,路線當然要直,因此必定是「裁彎取直」,逢山鑽隧道、搭高架橋通過谷底與溪流,簡單的說,就是鑽山洞穿過雪山山脈,路線也會經過翡翠水庫集水區,對生態與環境的衝擊難評估,更可能影響雙北6百萬人的飲水。同時也別忘了長隧道工程的難度與風險,當年雪隧從預計6年變15年完工,中間一度要放棄,宜蘭高鐵難度不會差太多。
韓國瑜今年6月時提到把國道6號延伸到花蓮,曾引起綠營一陣炮火,原因不外乎自然生態與環境的影響、工程技術與難度、計劃效益過低等批評;但宜蘭高鐵計劃同樣存在這些問題,但在官員口中,就變成「滿滿的效益」,不知交通部官員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專業?
至於通車後的營運問題,屏東高鐵大概已難逃所謂的「盲腸線」命運─用處不大效益低、卻徒增成本或經營問題而已。宜蘭高鐵線也成為另一條盲腸的機會也非常大:因為運輸走廊平日運量不高,只有假日才會飆上去,因此基本運量不足,效益低、收入不會高;但經營上從南港到宜蘭的50公里,在列車調度、維修上都會更複雜又困難、而且一定增加成本。
綠營應該不會是認為南部有盲腸線、北部也必須有一條盲腸,以達到「南北平衡」的目的吧?至於整個過程是否符合政府重大建設計劃評估的標準程序,到底跳過多少SOP,就更值得檢討─還是自從有了蘇貞昌跳過專業程序、直接宣布屏東高鐵定案後,政府已無SOP可言了?或是這只是政客選前說說、選後跳票的芭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