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從中國走私來的無線電發射器、家用型電子攝影機,只有幾種「克難」器材的綠色小組,為台灣80年代末社會運動留下不少篇章。別於老三台黨、政、軍的官方新聞敘事,綠色小組破除當年言論封閉的框架,以「紀錄者」姿態,為民發聲。
「綠色小組文物展」12日下午於華山文創園區開幕,將30年前使用的攝影機、剪接機、書本、信件等文物一一羅列。綠色小組主要成員李三沖、王志章、傅島等皆蒞臨出席,知名作家陳列也來到現場。陳列說,像回到30幾年前,喚醒包括德惠街、發射台的記憶,更以「不是一個懷舊,但是它是一個時空場景」來形容展覽空間。
李三沖表示,今年恰好是綠色小組成立30週年,自今年4月由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主辦綠色小組影展起,至今花費近半年籌備,將自己30年前的工作、物質條件重新呈現,盼藉實體展覽讓社會有所反思。他也回憶,當年為記錄社會運動,和幾位夥伴出資購置幾套簡陋的攝影、剪輯設備,其中,綠色小組主要收入則源於在民主書報攤上販售錄影帶。李三沖認為,即使黨國時代敏感,仍堅持紀錄台灣的社會運動,傳遞訊息給更多社會大眾。
此外,當年綠色小組成立之初即認為,反對運動要成功,人民必須擁有自己的電視媒體。針對1989年底從中國雇漁船偷渡電視發射器材回台,王志章分享,為破除當時黨國體制口中「已經沒有多餘頻道」可用的傳言,綠色小組即在競選台北縣長的尤清競選總部中架設地下電視台,並接續在台視、中視、華視的下一頻道成功播映自製電視節目,當時國民黨甚至大斷板橋周圍電力,不過他們仍成功打破執政者謊言,以實際行動瓦解黨國對電視頻道的壟斷作為。
走過30年歲月,過去綠色小組相關文件多保留於台南藝術大學,對此,南藝大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井迎瑞說,綠色小組的系列資料庫能做為文本、文獻、對話來探討,分別可由《台灣是這樣長大的》紀錄片、展覽現場攝影器材和剪接機的展出帶來不同啟發。
而自1998年起,南藝大將綠色小組的影像文件一一數位化處理,費時近15年時間,統籌、修復近4000小時資料,上傳至網站供後輩留存。井迎瑞也形容此展為「重新咀嚼和再生產」,將當年文獻重新展出,進而能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當代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