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航行一邊造船」中東僅存的民主燈塔:突尼西亞10年艱辛轉型、樹立典範

2019-11-10 13:30

? 人氣

突尼西亞民眾排隊等候投票,該國至今仍是唯一在民主轉型上稍有成就的中東北非國家。(AP)

突尼西亞民眾排隊等候投票,該國至今仍是唯一在民主轉型上稍有成就的中東北非國家。(AP)

2010年12月,突尼西亞26歲小販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不甘官員取締羞辱憤而自焚,他掀起的「茉莉花革命」讓執政23年的獨裁者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流亡海外,更蔓延至中東與北非地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很快的,突尼西亞的鋒芒被其他國家掩蓋,那些國家與美國關係較深,獨裁者的名號也更響亮,它們後來若非陷入內戰,如利比亞、敘利亞、葉門;就是迅速重回集權體制,如巴林與埃及。

「阿拉伯之春」爆發近10年,突尼西亞至今仍是中東唯一的民主轉型典範,儘管面對很多難題,包括失業率居高不下,人們爭相移民以及對政府高度不信任等,突國還是成功制定進步的新憲法,建立尚稱健全的民主體制,於2014年選出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埃塞卜西(Beji Caid Essebsi)。

突尼西亞重視對話與包容的公民文化,至今仍是唯一在民主轉型上稍有成就的中東與北非國家。(AP)
突尼西亞重視對話與包容的公民文化,至今仍是唯一在民主轉型上稍有成就的中東與北非國家。(AP)

美國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近日分析,從突國經驗萃取民主轉型的成功元素,也強調轉型期一定會歷經混亂和發展停滯,國際社會應全力給予外交與經濟支持,民主新芽才能挺住陣痛,盡可能留下最少傷疤。

從世俗威權到民主 宗教保守主義陰魂不散

在班阿里統治下,突國政府以腐敗出名,大量財產都是「國庫通家庫」,轉移至妻子特拉貝西(Leila Trabelsi)家族名下。大多財政資源都挹注在北方沿海省分,任由中南部地區忍受貧窮,該地區也是最先爆發抗爭的地方。異議分子也被政府監控、打壓,忍受虐待和監禁。

忘卻這些記憶並不容易,威權垮台第一年,宗教應在公共生活佔據多少比例的爭論十分激烈。班阿里政府過去標榜「世俗化」,藉此打壓宗教勢力,當時突國是最西化的阿拉伯國家之一,雖然99%人口都是穆斯林,但多數女性不戴頭巾也不穿罩袍,法律更不允許一夫多妻。

創立於1980年代的伊斯蘭政黨「復興運動黨」(Ennahda),上萬名成員都曾被班阿里政權關押、流放,也是2011年10月制憲議會選舉中得票最多的政黨。該黨就試圖在憲法中把女性與男性的關係描述為「互補」,激起許多世俗主義者反抗,擔憂從此開啟女權大倒退時代。

公民力量領頭 避免內戰爆發

復興運動黨後來與世俗派政黨組成聯盟,和平表象下的社會鴻溝也慢慢浮現。2013年,著名左派反對黨領袖貝萊德(Chokri Belaid)遭基本教義派暗殺,突國上下爆發動亂,批評復興黨縱容暴力,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幾個月後,另一名自由派領袖巴拉米(Mohamed Brahmi)也遭刺殺,再度引發嚴重抗議潮,民眾開始呼籲解散制憲議會,瀕臨內戰邊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