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實體店面零售已死?

2016-11-25 07:00

? 人氣

電子商務的成長並不能和實體店面零售的死亡畫上等號,事實上實體店面零售消失不但沒有死亡,我們甚至已經開始目睹新型態實體店面的出現。(資料照,新華社)

電子商務的成長並不能和實體店面零售的死亡畫上等號,事實上實體店面零售消失不但沒有死亡,我們甚至已經開始目睹新型態實體店面的出現。(資料照,新華社)

我們和倫敦哈洛德百貨合作的『Hardware Club Store』在10月20日開幕。這個我們和哈洛德精心規劃的25平方米店面,左臨Apple Store,右靠法國新銳音響品牌Devialet,位於哈洛德百貨四樓的科技產品區,第一期銷售Hardware Club裡24家硬體新創的產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沒有品牌知名度的狀況下,Hardware Club Store在開幕後的四週時間裡達成了超過4萬英鎊的業績,11月14日的週一那天甚至打破單日7000英鎊的業績紀錄——要知道這離聖誕節還有一個月呢!

當然所有「XXX已死」的宣言都冒著被打槍的風險,但是在所有被網路時代的記者或鄉民們宣告死亡的「舊時代產物」中,實體店面零售可能是最冤枉的一個。

電子商務的成長當然是不可否認的,這點反應在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那加起來將近六千四百億美元的總市值上。但電子商務的成長並不能和實體店面零售的死亡畫上等號,事實上實體店面零售消失不但沒有死亡,我們甚至已經開始目睹——乃至於參與——新型態實體店面的出現。

有些讀者可能會好奇:亞馬遜和其他電子商務網站又便宜又方便,坐在家裡或辦公室隨時都可以享受購物樂趣,實體店面怎麼還有未來?

答案很簡單:消費者購物從來就不單是為了「產品」本身,購物體驗一直都是購物的動機的一部分

法國後現代主義大師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早早就看清這一點,雖然他採取哲學家一貫悲觀的角度。

布希亞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只是現實的一種模擬,這個模擬則是透過製造和消費產品達成,衍伸出來的結果就是:消費者主義(consumerism)其實是人類透過自己的消費行為延伸自我的定義的過程。

如果對於哲學的這些定義和字詞很頭痛,讀者諸君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消費經驗:幾乎所有的購物行為,最大的滿足感都發生在購物之前購物的瞬間,購物後消費者會維持一小段時間的滿足感,之後滿足感就會持續下滑——儘管所購得的物品仍然持續提供著其在消費者生活中扮演的功能

從布希亞那極度清晰的腦袋中衍生的悲觀論點裡,後現代的消費者永遠無法得到滿足,因為他們所消費的產品只不過是「偽作的物體,或者幸福的象徵」,並無法賜予人類真正的幸福,空虛而不快樂的消費者只好不斷地進行消費行為,以追求那永遠得不到的滿足。

我個人對於這個存在已久的現象則抱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消費主義是人類經濟生產力大幅提升的結果,代表的是人類終於脫離掙扎求生的動物狀態,某種程度來說是人類存在的意義(raison d’être)的一種形式,或最少是抵達最終的人類存在的意義的一個進程——如果人類存在的意義真的存在的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