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權於十一月二十日成為日本憲政史上(自從一八九○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實施以來)最長的政權,共有二八八七日。之前最長的是桂太郎政權,桂太郎於一九○一年至一三年之間斷斷續續地擔任首相,共二八八六日。假如沒有意外,安倍晉三將擔任首相到二○二一年九月底(自民黨總裁任期),屆時他擔任首相的總日數為三五六七日,改寫歷史新頁。
孱弱在野黨促自民黨「一黨獨大」
最近安倍內閣的兩名閣僚因醜聞辭職,安倍免不了有任命責任,向選民道了歉。這段時間以來,圍繞他本人(如森友、加計學園醜聞)以及他的閣僚,可能迫使他辭職的事件不斷,但如今安倍政權仍然保持穩定的高支持率。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台最新民調,支持安倍政權達到四七%,高於不支持的三五%。
此一局面來之不易。從○六年九月小泉純一郎下台到一二年十二月安倍晉三接任首相期間,日本每年更換首相,也經歷首次「政權輪替」(民主黨打敗自民黨)。我記得那段時間人在北京,日本政治常被形容為「頻繁換相」,北京朋友們和公共知識分子也很「同情」日本政局不穩,甚至有人還藉此推崇中共政權的穩定性和優越性。
如今的政局穩定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在野黨孱弱。自從一二年自民黨重返執政以來,在野黨缺乏團結,過於脆弱與碎片化。比如,曾經執政的最大在野黨民主黨,黨內出現分化甚至「造反」,後來黨名改為「民進黨」,又透過跟其他黨派和勢力的重組,改為「國民民主黨」。這一實例意味著,在野黨的孱弱促成了自民黨的「一黨獨大」。
其次是選民厭倦。一二年十二月安倍政權成立以前,日本政壇頻繁換相,選民陷入了集體疲勞和厭倦,愈來愈意識到政策的推出和奏效離不開政局的穩定,認為日本政治需要「長期執政」。
最後是政策優勢。雖然安倍政府設定以通膨為目標的「安倍經濟學」,部分解禁集體自衛權等政策引起不滿,但總體來說,日本民眾對安倍政權的積極和強勢感到滿意。自從安倍擔任首相以來,積極展開元首外交,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建立良好關係。日本國民支持本國在美國退出後仍然積極引導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避免川普讓美國繼續孤立化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政府今年十月成功上調消費稅(從八%上調為一○%),儘管這項政策不受民眾歡迎,但實施後,安倍政府依然保持穩定高支持率。日本民眾對安倍政權的政策,包括內政、外交、經濟及安保,總體而言是支持的,包括以「觀光立國」為名推動吸引外國遊客的政策。一八年訪問日本的外國人達三一二○萬人次(台灣為四七五萬人次,排名第三),跟安倍執政前一二年的八四○萬人次相比,有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