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當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面臨民主或威權的選擇時,如果問自己一個問題:究竟是要趕快找到一群菁英,相信他們的知識、經驗與智慧,由他們來治理這個國家?還是要把統治權交給所有人民,相信他們都具有足夠的知識與判斷能力,讓他們行使投票權?答案往往仍然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因此,民主的建立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西方世界,它歷經了幾百年歷史的摸索;在大部分的東方國家,它仍然還沒有被實驗的機會。臺灣是相對幸運的,因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與實驗,民主已經扎下基礎。現在大部分臺灣人都對民主習以為常,以為民主是與生俱來的制度,而實施民主彷彿也屬理所當然,但其實民主的建立非常不容易。
第二,民主的鞏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從第一個民主國家開始出現,到今天全世界有一百多個民主國家,看起來好像一個國家只要開始舉行選舉,隨後就會一帆風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許多國家在轉型為民主之後,過不久又放棄民主,或被威權政體所取代。這是一個起起落落的過程,雖然加入民主陣營的國家愈來愈多,但其中有很多都不能算是穩固的民主國家。
根據學者的統計,全世界實施選舉制度的國家,占所有國家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是一個國家有定期選舉,並不代表這個國家的民主政治已經上軌道。如果以比較嚴格的「自由主義民主」(liberal democracy)的標準來看,許多國家雖然有選舉,但是人權沒有保障、政黨沒有公平競爭、法治沒有貫徹、司法體系也沒有獨立,實際上並不是「自由民主」,而是「威權民主」。以這些標準來看,學者統計全世界真正合格的民主國家,到目前為止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
換言之,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中,民主仍然不是多數國家採用的制度。因為在民主政治逐漸擴展的過程裡,很多國家在施行民主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民主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社會穩定,或是由於威權勢力的趁機崛起,又紛紛放棄了民主。這種民主倒退的情形,在我們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或在比較遙遠的拉丁美洲及非洲,都屢見不鮮。
已故的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先生(Samuel P. Huntington)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叫《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他形容民主化的歷史就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總共可以分成三個大波段。第一波民主化發生於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第二波民主化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近的這一波民主化浪潮則是從一九七四年開始,隨著葡萄牙與西班牙獨裁政權的垮臺,擴散到許多歐、亞、非國家,甚至造成東歐共產體系的解體。第三波民主化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運動,比過去第一波、第二波民主化更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