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內閣制的134年來,日本一共出現了62位內閣總理大臣,直到2019年11月20日,長期「霸佔」在任天數首位的前首相桂太郎終於讓賢,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以2887日(兩次執政時間合計)竄上第一,成為日本在任時間最久的內閣總理大臣。
在安倍破紀錄這天,許多日本媒體列出了首相在任天數的前幾名。除了安倍晉三(2887日)之外,在任超過2000天的首相還包括桂太郎(2886日)、佐藤榮作(2798日)、伊藤博文(2720日)與吉田茂(2616日)。在本世紀初曾連續5年擔任首相、引領一時風騷的小泉純一郎,竟然還排不進這張榜單(因為他在任「僅」1980日)。
2000天看似很長,其實5年多的時間還不到兩屆總統任期(若以一屆4年計)。如果把範圍放寬到在任1000天(將近3年,也遠遠不到一屆總統的任期),62位首相裡也只有15人達標,可見日本更換首相的速度之快。若把眼光拉近,只看安倍第一次執政下台後的日本政局,6年裡就換了6位首相(最後又換回安倍),這一定程度也解釋了為何日本選民渴望一個穩定的政局,執政失敗的民主黨也就此一蹶不振,奪回政權的自民黨近7年來竟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對手。
從日本第一位首相談起
日媒雖然紛紛以「創下日本立憲後新紀錄」來形容安倍,並且製表說明各個首相的在任天數,不過日本的內閣總理大臣一職,其實並不是在日本行憲之後才出現。不如說日本第一部憲法,正是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的政治意志與產物。
從1885年(明治18年)12月22日這一天開始,在日本天皇之下的最高官位,不再是公家的太政大臣、關白、攝政,也不是武家的征夷大將軍(幕府將軍),而是「內閣總理大臣」(又稱「首相」)。在明治維新後,沿襲自唐朝的「太政官制」雖然有所變革,但在伊藤博文等人的積極倡議之下,天皇在明治18年終於願意將「太政官制」改為與「文明諸國」相同的「內閣制」,這時距離日本行憲還有5年左右。
後來在哈爾濱火車站遭到朝鮮刺客安重根暗殺身亡的伊藤博文,是日本第1、5、7、10任內閣總理大臣,他也是日本的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首任韓國統監,可說是明治時代最重要的政治家與元老,包括日本的立憲行憲、併吞大韓帝國,都是在他手中完成。即便後來又出現了61名首相,不過四度組閣、在任共計2720日的伊藤,一百多年後依然高居在任時間排行榜第4名。
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位首相時(1885至1888年),日本第一部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還在起草階段。他曾親自遠赴歐洲考察、並且主導研擬憲法草案,直到1888年憲法草案才終於定稿。經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這部憲法在帝國議會召開當天正式施行時,那時的日本首相,已是「日本陸軍之父」、跟伊藤博文在政壇分庭抗禮的山縣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