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應用正在顛覆歷史,年初AlphaGo大敗韓國棋王實著將了人類一軍。現在,常被認定為人性最後一道防線的文學創作,也被兩位來自史丹佛大學的學者給攻下。
「暢銷書可以預測,想登榜不必碰運氣。」茱蒂.亞契和馬修.賈克斯在新書《暢銷書密碼》中大膽宣言。
兩人來自史丹佛大學的文學實驗室,歷時五年打造名為「暢銷書量表」的人工智慧,訓練它閱讀三十年來的兩萬本小說,成功破解《紐約時報》暢銷書在題材、角色、情節和風格等面向的共同模式。不僅如此,暢銷書量表還能夠預測暢銷小說,準確率高達80%。
《暢銷書密碼》的研究源自茱蒂在史丹佛大學的博士論文,而馬修正是她的指導教授。茱蒂曾經擔任企鵝出版社的選書編輯,當時《達文西密碼》和《龍紋身的女孩》正一週又一週地攻占排行榜,讓她目睹各家出版社一頭栽入一場跟風遊戲,紛紛嘗試打造「下一個丹布朗」或相爭出版北歐犯罪小說,不過每次都很失敗,而且總會有《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這種黑馬半路殺出,令出版人措手不及。
同類型的小說重複出版卻無法延續暢銷神話,這個現象讓茱蒂開始懷疑起傳統出版對於書籍「類型」的分類,她漸漸產生了一個念頭:「也許在所有暢銷書裡,不管它是驚悚或言情,不管它的類型為何,都有相同的基因。」為了找出答案,她前往史丹佛大學攻讀文學博士,並遇到了文學實驗室的共同創辦人、專攻「數位人文」的馬修。
電腦能讀書,那又怎樣?
2010年,茱蒂首次參加文學實驗室的工作坊。當時台上的講者正在展示他的電腦,說明電腦如何讀出莎士比亞的戲劇是喜劇或悲劇,一路接受傳統文學與出版訓練的茱蒂忍不住嗆聲:「那又怎樣?這個不用電腦說我也知道!」
面對茱蒂的質疑,馬修笑著說:「我倒覺得這件事『很不一樣』,電腦居然可以做到如此地步,這很驚人。」他繼續解釋,如果電腦能分辨喜劇和悲劇,就可以進一步加以應用;比方說,如果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書籍推薦系統」,從亞馬遜的茫茫書海中,正確地把「喜劇故事」找出來。但是他也欣然接受茱蒂提出來的挑戰,「我們需要有一個懷疑的聲音出現。」
一個維護傳統,一個突破創新,這場工作坊非但沒有讓兩人結下樑子,還促成了師生之間的合作。茱蒂向馬修提議一起研究暢銷書,她說她不相信暢銷書無跡可尋,只是人類沒有能力解答,「如果電腦可以閱讀兩萬本小說,同時消化極其大量的資料,也許就能揭開這個謎團。」
這下子皺眉的人換成馬修了,他雖然是文學博士,但專攻的是19世紀小說,最愛的書還是《尤利西斯》,更坦言自己完全不是大眾小說的讀者。到最後,讓他放下成見點頭答應的關鍵是,他對於小說的「寫作技藝」很有興趣,但過去他的研究只著重於內容「本身的意義」;如果投入暢銷書研究,也許就能知道小說的內容「如何對讀者產生意義」,並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