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在香港有頭有臉的人,都必須注意北京的意見,而且必須與他們建立關係,不然他們就會沒收(財富)。」
中國曾迫切渴望李嘉誠青睞
對李嘉誠而言,這樣的地位轉變可能很陌生。在鄧小平與江澤民時代的數十年間,他是顯赫的香港人代表之一,《香港基本法》起草時,李嘉誠也位列委員會之一。
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州,幼年時在日本侵華戰爭炮火下長大,12歲就和家人逃到英國殖民的香港,但日本人在1941年佔領香港,糧食短缺、疾病頻傳,李嘉誠的父親不久因肺結核病逝。為了扛起家計,初中年紀的李嘉誠從鐘錶匠學徒做起,一步步成為手錶行、五金行推銷員,每天工作16個小時,也逐漸展現商業天賦,20歲就晉升為總經理,從此立定志向成為富商。
1998年香港廣播電台(RTHK)訪問中,李嘉誠曾表達他對中國大陸的複雜情感。1978年他第一次回到內地,當時他已從製造業跨足至地產、金融等產業。隔年9月,李嘉誠已透過長江實業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購入英資第二大洋行、市值約60億港元的和記黃埔22.4%股權,也是史上第一個買下英資洋行的華人。
然而,當時中國社會才剛從「文革十年」的慘澹逐漸復甦,李嘉誠表示,他確實對投資家鄉有所遲疑。「我擔心人們會說我是來剝削他們的,」他在訪問中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領導意識
李嘉誠似乎從很早以前就懷疑北京當局試圖控制香港。馬世民指出,1980年代英國開始跟中國政府討論香港主權移交時,李嘉誠開始焦慮旗下企業的財務前景。馬世民表示,李嘉誠曾說:「去英國幫我們找間可以投資的好公司。」
李嘉誠後來購入了倫敦培生出版集團(Pearson Plc)至少4%股份,引起了西方市場的廣泛注意。「那則消息登上了所有報紙的頭版,」馬世民說。但集團發言人對此則沒有直接回應,僅表示所有公司的領導人都具備某種程度的焦慮,因為他們懂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習近平在1993年訪問香港之後,李嘉誠也造訪了福州,當時習近平舉辦了盛大招待會歡迎他,李嘉誠預定投資當地的開發案,打下了雙方合作基礎。中國著名的古蹟規劃保護專家阮儀三說:「那就像是有座大佛,親自來鎮上蓋寺廟。」當時阮儀三極力反對開發案,「官員們覺得他會變魔術,把城市徹頭徹尾改造一番。」
那時李嘉誠在中國影響力無比巨大,1997年9月,香港回歸2個月後,中國國營企業「中國電信」準備在香港與紐約證交所上市,但因為同年的金融風暴,許多企業家都希望能暫上市計劃。李嘉誠親自帶領中國企業高層與一票銀行家會談,並主動表示願意買下大筆股權好讓合約順利走完。這個舉動也更加奠定他在香港商界的地位。「李先生不是會輕易毀約的人,」他的發言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