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說大戲不要去看第一天首演,那只是彩排,等燈光、技術好不容易好了,演出已經結束。」在擔任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以前,王孟超已縱橫劇場超過半甲子,做過的舞台、燈光設計不勝其數,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金枝演社⋯⋯多年經歷打磨出敏銳的舞台觀點。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下稱北藝中心)目前辦公室,設立於台北試演場,此處前身是迪化溫水游泳池,後來游泳池不堪營運成本收攤,由北藝中心接手,將泳池區域改造為排演場,長35公尺、寬24公尺的場地,可供劇團完整嘗試燈光、走位,「雲門為什麼會好看?他們排練場跟劇場一樣大,東西可以先試好,但大部分團體都沒有這樣空間,進劇場第一天才開始摸索燈光、技術。」
其實北藝中心的落成,堪稱命運多舛,位於台北市劍潭的主體建築,原來預定2014年完成、2015年試營運,無奈高難度的建築要求,導致工程數度延宕,而在施工單位理成營造倒閉後,直至2017年,才終於由雙喜營造得標,重新開工。王孟超說,預計2020工程將會完成,但後面仍需要一段時間測試。
「你可以說幸運也不幸,不幸是工程延宕、廠商倒閉,有幸是幾乎全世界,沒一個劇場開幕前,可以像我們這樣面面俱到去紮根。」日前兩廳院透過大數據研究售票資料,顯示戲劇節目6年來儘管場次增加,平均產值卻減少,被劇場界視為一大警訊,王孟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紮根。
「每次國外策展人來,都說台灣好好喔,觀眾都好年輕,都黑頭髮,我都很不好意思說,因為往上面就沒了。」王孟超感嘆,兒童小時候都會跟爸爸媽媽看表演,但青少年以後就去追星,到大學可能有些人才回到劇場,畢業後工作一忙,又沒時間看戲,「沒有連接過,中間就斷掉了,等到40、50歲有錢有閒,所有演出都是給年輕人的,他也沒了。」
台灣補助生態畸形 北藝中心盼從頭陪伴藝術家
當前北藝中心常態性舉辦活動,包含台北藝術節、兒童藝術節,以及以學生、素人團體為主的台北藝穗節;三節之外,則有邀請各國藝術家前來駐村的亞當計畫,以及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合作的「Camping Asia」,以營隊形式,邀集泰、法、澳、美、日等9國共12間藝術院校學生、跨領域藝術家,密集舉行工作坊、表演呈現。
「這個受益最大是學生,對學生來講,就已經開眼界,知道怎麼跨界。」王孟超觀察,目前其實全世界藝術形態都跨界,但台灣的教育模式,大多還是舞蹈歸舞蹈、戲劇歸戲劇、音樂歸音樂,「年輕人沒這個機會,當國外到處在跨界時,你就會焦急。」
另一個計畫同樣從前端開始。北藝中心自2017年起,透過「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搭建創作平台,每年挑選20多個團體,補助前期開發階段經費,而非單純補助節目製作,並於年中、年末片段呈現,「20分鐘內不管讀劇、片段演出,甚至PPT報告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