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祖專欄:諸城記─上深杭無不利,港台憂明夷日落

2019-12-08 05:50

? 人氣

香港為中孚卦上爻動,爻辭稱:「翰音登于天,貞凶。」《小象傳》明示:「何可長也?」中孚為信仰信用信譽,不切實際唱高調,信用劇烈折損,長期璀璨的東方之珠自由港地位劇降,孰令致之?。(美聯社)

香港為中孚卦上爻動,爻辭稱:「翰音登于天,貞凶。」《小象傳》明示:「何可長也?」中孚為信仰信用信譽,不切實際唱高調,信用劇烈折損,長期璀璨的東方之珠自由港地位劇降,孰令致之?。(美聯社)

《易經》六十四卦的卦序安排合情合理,無論是上經三十卦的自然演化,還是下經三十四卦的人事推演,應該都是長期細心觀察的經驗與智識的總結。《序卦傳》以九百多字的篇幅闡釋其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的關係,雖嫌簡略,卻值得後世習易者關注,如果將每卦每爻體會的更深透,更佩服當初安排卦序者的洞見,而有超越文字名相以上的澈悟,人生依此行事更有倫有序,知所趨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經以乾坤起始,開天闢地後漸有萬物乃至人類孳生,曰屯曰蒙曰需,渾沌始開草莽初闢,三卦爻辭中充斥群居聚落森林行獵、登山渡水以及男女婚媾的情景意象。聚落間爭奪食色等生存資源的行徑爆發衝突,一個「寇」字不斷出現,如「匪寇婚媾」、「不利為寇利禦寇」、「致寇至」等,遂有訟、師、比等卦,嘗試以爭訟或武力對抗或合縱連橫的實力談判解決問題。

隨著衝突擴大、財富積累或轉移,以及文明進展,必須強化組織的力量與功能。需卦還有穴居生活,訟卦則出現「邑人三百戶」、「或從王事」,與「賜之鞶帶,終朝三褫之」的王朝禮儀。師卦勞師動眾作戰,進一步成立君主治理國家的體制,如「王三賜命」、「大君有命,開國承家」等爻辭。國家為戰爭武力所造成,興亡盛衰多係於此。比卦建立戰後的國際秩序,《大象傳》稱:「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大君、先王為更高層次的主導者,如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或實力最強大的諸侯王。方今之世的大國競爭、全球治理,亦可作如是觀。

諸侯國稱邦,治理中心為都,再下一級佐理的大夫或有被封的采邑,邑非獨立國須受邦國君主節制,對外亦沒有外交軍事的決定權。簡單說,邑是個半獨立的城邦或政治實體,繁榮昌盛,有一定的自治權力,舉足輕重,卻一定不是獨立王國。城邑外有郊,郊外有野,諸邑縱橫交織,遂成邦國。泰卦上爻最後覆亡,有「自邑告命」之辭;夬卦卦辭「揚于王庭」、「告自邑」,朝廷決策須集思廣益,戒急用忍,決定不移。井卦卦辭「改邑不改井」,城市的聚居繁榮肇因於水源無缺,一旦不能供應民生經濟所需,都會衰敗。升卦第三爻「升虛邑」,整個烏托邦的想像投射,執信以為真,其實為海市蜃樓夢幻泡影,奮鬥一輩子畢竟成空,尤其發人深省。晉卦力爭上游,上爻卻死鑽牛角尖而卡住無法再進,爻辭稱「晉其角,維用伐邑」,不回頭整治境內,就只有愈見衰敗或被外敵收拾。

謙卦上爻和平變調,爻辭稱:「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小象傳》明示:「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謙卦最重和平,不斷呼籲協商解決爭議,但若始終未獲善意回應,被迫只能出手搞定。謙卦之後為豫卦,群情奮激,遂行卦辭所稱:「利建侯行師。」邑國一詞,耐人尋味,以邑當國,成為所謂國中之國,宗主國以平亂為由,國際很難干預。一旦走到這一步,无妄卦第三爻警示:「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行人是境外勢力涉入,順手牽牛走了,邑人為當地居民,身家性命難以轉移,承受劫掠後的災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