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首都師範大學主導的研究在中國新疆發現一種生活在1.5億年前,學名為「難逃泥潭龍(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的恐龍剛孵化的時候有牙齒,但成年後牙齒會脫落。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代表這種恐龍是從肉食轉變成草食,因此方便食肉的牙齒隨著幼龍成長,也換成了易於食用植物的喙。
研究人員在《當代生物》期刊發表的報告中說,這在其他的爬蟲類或者是恐龍研究中從來沒有見過,一直到大約10年前,難逃泥潭龍化石在新疆的五彩灣出土才發現。
領導研究的學者王爍表示,原先他們以為發現了有牙齒和沒有牙齒的兩種不同恐龍的化石,甚至已經開始將他們分別分類。但是研究人員逐漸發現,這兩種恐龍除了牙齒的差別之外,其他的特徵都非常相似。
後來他們的研究認為,難逃泥潭龍是隨著成長而逐漸失去牙齒,而難逃泥潭龍也成為了目前所知唯一一種會有如此變化的爬蟲類古生物。
而目前尚存的生物中,可能只有鴨嘴獸有類似的生長特徵,而難逃泥潭龍則是與暴龍和伶盜龍同屬獸腳亞目恐龍。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甚至解開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