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搞變裝、原意是搞笑的活動,因為出現了納粹的符號和軍裝而演變成了國際事件,出乎了台灣這所學校的想像。
事件發生之後,不少人為學校和宣佈辭職的校長喊冤,也為學生抱不平,認為納粹和希特勒是西方的禁忌,為什麼要施加在台灣身上?
不過這不是第一次有人覺得打扮成納粹黨衛軍「沒關係」,因為幾年前,有反同性戀人士身穿納粹軍裝遊行,理由是希特勒殘殺同性戀者,所以打扮成納粹德軍。
課本不說
從台灣的歷史教育來看,二戰的歷史都是著重在亞洲戰場,和納粹的關係所知不多,不過電影卻提供了讓台灣民眾了解納粹歷史的機會。。
以歐洲列為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在蔣介石執政的時候一度還在軍隊中被列為「勵志」的書籍。
為什麼台灣對納粹這段歷史如此無感?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納粹距離台灣太遙遠,台灣沒有任何納粹「肆虐」的遺跡。
歷史課本也著重在南京大屠殺等等以國民政府抗戰史觀為主的內容,對納粹為何在戰後被視為禁忌幾乎不提。
在台灣沒有幾個人知道什麼是「碎玻璃之夜」或者是希特勒1933年在紐倫堡納粹黨代會上的講話以及納粹當時的「焚書坑儒」。
反共與屠殺
在中國對日抗戰之前和初期,納粹德國可以說是當時國民政府取得軍事援助的唯一來源,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年輕時就是在納粹統治之下的德國接受軍事訓練。
對敗走台灣的蔣介石政權而言,納粹德國有一點和自己相同,那就是「反共」,不但在德國境內掃除共黨「異己」、還大舉進軍蘇聯。
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台灣為了顧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外交關係,也不會太注重以色列和猶太人的歷史。
不知道納粹在許多國家是禁忌,課本也不說,反倒是納粹的軍裝和軍容成了所謂的「納粹美學」,抓住了人們的眼球、吸引了人們的視線。
電影上的歷史
不過好萊塢電影卻提供了台灣民眾了解歐洲那段慘絶人寰歷史的機會,例如早期的《安妮的日記》、90年代的《辛德勒名單》、2008年的《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
不少的人從這些講述納粹集中營屠殺知道了納粹「滅絶行動」,但是不見得能夠了解為什麼納粹是禁忌。
而學校不願干預學生,雖說是出於尊重學生,但是卻也讓學生失去了一次了解這段歷史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就遑論讓學生去了解為何戰後德國全面禁止納粹的標誌、象徵甚至納粹舉手禮,學生也不可能了解「不要以別人的傷痛」來達到娛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