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2020—老新覺青世代對話代替對決

2019-12-21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國族意識被操作對立,是台灣不同年齡層現今價值觀產生嚴重衝突的原因。圖為《祭旗》劇照。(取自祭旗臉書)

作者認為,國族意識被操作對立,是台灣不同年齡層現今價值觀產生嚴重衝突的原因。圖為《祭旗》劇照。(取自祭旗臉書)

總統大選氣氛空前詭譎,就民調科學的數字看來,蔡英文必勝無疑,民間卻呈現相反的氛圍,不分北中南都有質疑民調準確性的說法,認為與他們實際生活周遭人際互動所得資訊落差極大,因此各地傳出賭盤不是蔡小贏,就是PK盤的特殊現象,這也是民進黨方面始終不敢大意,韓國瑜支持者至今氣勢高漲不退的主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再深究為何會有如此現象,或許可從近期上映的《祭旗》電影片得到解答,祭片是國片市場久違的「愛國電影」,也許久沒有軍教片上檔,這與解嚴後的社會文化轉變有極大關聯,解嚴前的台灣在兩蔣治理期間,嚴重遭受中共武力威脅,以至於在國民思想教育上呈現愛國敬軍、團結抗敵的意識形態,未經歷那段時光的國人,自然很難想像父執輩為何對於那面由藍白紅構成的旗子有如此特別的情感。

《祭旗》一片以一位張姓中尉軍官的人生故事貫穿全場,描述當年中美斷交,不分省籍的國人愛國心使然踴躍報考軍校,在滿腔熱血捍衛中華民國的信念下,卻因妻子流產自責而退伍鬱鬱擔任夜間保全多年。後來一場車禍,讓他在失憶與喪妻之痛中痛苦不已,昔日軍中袍澤們為了幫張找回記憶安排一場環島旅遊旅途中的軍校回憶以及當下社會事件交織在眾人心中演員們演活了一場傳統與現代的觀念衝突與對話。

張中尉最終找回記憶了時下的中年世代們則是記憶猶新,對他們來說不解的是現在的年輕世代為何對於國家意識與政黨惡鬥本質,不是缺少國人應有的關心與投入,就是做出極為不智的失慮解讀,讓台灣社會陷入嚴重的價值觀對立。

《祭旗》高雄首場特映會,觀眾隨劇中人主動起立唱國歌。(作者提供)
《祭旗》日前在高雄舉辦首場特映會,觀眾隨劇中人主動起立唱國歌。(資料照)

姑且稱這群愛國世代的中年們是「老覺青」,年輕時該有的離經叛道他們沒有缺少過,同樣曾對時局不滿,也曾對政府有深切的期待與批評。與新覺青不同的是,老覺青生長在國家艱難生存、物資不豐的時代,因此對於共體時艱與珍惜時下所擁有的一切,其中包括對國家的認同以及社會共識的尊重,都在他們的生活習慣中展現,例如不解為何要上街抗議,難道不能好好講?不解為何要爭取改變國家定位,難道中華民國不好?不解為何要對特定政黨充滿攻擊歧視,難道換了個黨就能改變中美斷交的現實國家困境?種種的不解都在新政府展開軍公教年改後迅速解放爆發,老覺青們終究是上街頭了,展開維權了,批判時下政府了,甚至投射在總統候選人身上,用一場又一場的參與活動表達他們心中最沉重的不滿,果然壓抑越久,爆發就越是激烈,然而他們的行動展現,不就是新覺青們的價值信仰:只要對現狀不滿不願意再受欺凌欺騙就應該選擇站出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與訴求?

因此,本質上老新覺青都是忠於自己的理念,只是由於生長環境差距懸殊,產生難以互相理解的世代差異。去爭辯誰是誰非不僅毫無意義,也是浪費時間的做法。新覺青們不彷抽空手機搜尋五六零年代的台灣史,充分去感受父執輩們成長時代的社會現象,或許不能接受,總能多些尊重與理解。老覺青們也無須覺得年輕人不懂他們,畢竟苦的滋味只有嘗過的人才清楚,多打幾通電話跟晚輩們說說心裡話,上上街頭活動揮揮國旗都能有助延緩失智不是嗎?

老新覺青都要堅持與負責的是,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守護與成長的責任,看清楚誰才是操弄族群意識、破壞社會秩序與析離人民純淨的價值觀,誰才能為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甚至下一代做出理智且無愧於國家人民的正確抉擇,當我們不尊重手中那僅僅的一票惡魔就在不尊重的累積過程中被我們製造橫空出世,破壞得來不易的和平與繁榮。

*作者為高雄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