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俄都強調不建立軍事同盟,但中俄美三方關係此刻已出現冷戰時期的「戰略三角」雛形。所謂「戰略三角」,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上世紀七○年代提出的概念,用中共慣用的術語來說,是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當時中共和蘇聯雖同屬社會主義國家,但中共視蘇聯為最嚴重的地緣政治威脅,中共無法以一己之力與之對抗,只好採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與美國這個過去被它指為「帝國主義的凶惡敵人」暫時修好;而美國在當時也面臨蘇聯擴張和越南戰爭帶來的沉重負擔,「聯中制蘇」成為推進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動力,戰略三角於焉成形。
在這上述三角關係當中,美國依自己的利益需求,可以在中蘇之間左右逢源,也可拉一方打一方,可說處在三角形的頂端地位。但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世界政治體系已從兩極朝多極化的方向發展。美國雖在「一超多強」的國際戰略格局中,成為世上唯一超強,但仍無法以單邊主義遂行其國家意志。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國際地位,但美俄中三角關係並沒有出現冷戰期間「兩方聯手對抗第三方」的狀況。
2019年因二次冷戰出現新的戰略三角,除了上述三個雙邊關係的變化外,就是彼此的「力量對比」(correlation of forces)並未朝有利於美國政策的目標方向發展:意即川普的「美國優先」面臨「中國崛起」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軍事力量。俄羅斯國防部12月27日宣布,已部署新型「先鋒」(Avangard)超高音速武器系統,它可以躲過美國所有飛彈防禦系統的雷達偵測,擊中任何地點,是全球首款部署的洲際超高音速武器,已超前致力開發這項武器的美國。
讓美國感到擔心的是,普丁曾在10月透露,俄羅斯正在協助中共建立飛彈攻擊預警系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甘寧(Sergei Luganin)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訪問時指出,幫助中共的目的是要建立戰略平衡;而該所高級研究員卡申(Vasily Kashin)更直接表明,協助中共建立飛彈攻擊預警系統,能使俄方獲得中共在南部和西南部建設中的基地台數據,進而提升面對美國核潛艦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可能對俄羅斯發射飛彈攻擊的安全性。同時,中共也可以獲得俄羅斯在北極圈內的基地台訊息,爭取預警時間。
前蘇聯的崩潰,是因軍備擴張拖跨了經濟;但冷戰後的世界大國,似乎沒有記取足夠的教訓。新冷戰形成的戰略三角關係,有可能掀起另一波的軍備競賽。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