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在冬季 給無家者一些人性的溫暖(下)─臺灣政府與民間作為的過去與現在

2017-01-21 06:30

? 人氣

2000年後,長期投入無家者議題的「芒草心」,以「自立生活中心」、「街遊」、「起家工作室」、「呷飽未」等創新服務專案,不僅一面為無家者提供社福、醫療、法律、就業和社會連結等服務,更面向大眾,破除許多對於無家者「好吃懶做」的迷思;「夢想城鄉協會」,也應用社會工作、社區營造、藝術介入等專業,為貧困者打造更為友善、更多可能的社會;由數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在三一八學運後成立的「人生百味」,也以共煮共食的「石頭湯計畫」,帶領志工與無家者面對面席地而坐用餐,直接了解無家者所面臨的各種困難與生命故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23無家者人權尾牙音樂會,民眾在旗上寫給街友勉勵的話語。(林俊耀攝)
2016年無家者人權尾牙音樂會,民眾在旗上寫給街友勉勵的話語。(資料照,林俊耀攝)

今年一月21日,這三間民間組織以及「我愛你學田」等餐廳經營者、食品公司、導演、作家等藝文界人士,第三度在台北車站前廣場,舉辦「無家者人權尾牙音樂會」,以「給你滿滿的大桌菜、撕掉滿滿的大標籤!」作為主題,希望透過攝影展、電影放映、音樂表演、互動策展及尾牙等活動,一面感謝無家者在過去一年勞動的辛勤,另一面也要讓參與志工或活動的人們,進一步了解例如「超過七成的無家者有工作、月收入平均不到六千元」等無家者在住宅、就業、社福和醫療面向所面臨的困境。

成為街友,是遭遇了一連串不幸的過程後,個人不得已的選擇。就像湯淺誠在《反貧困》一書中提到的,一個人一旦遭逢失業、罹患疾病、失去家庭支持、找不到房子租等困境,又沒有適時獲得來自社會保險或社會救助等社會安全網的支持,便如同溜著一條通往社會底層的滑梯,慢慢地耗盡積蓄,過著流浪的生活。

流浪對無家者來說,不是浪漫的故事,而是亟須大眾同理的困境,也是任何國家或城市的政府必須積極面對的挑戰。「人權立國」並不能只是口號,如何落實人民的居住權、工作權、醫療權等權利,又如何讓所有人民得以免於恐懼地生活在這片土地(睡覺不會被潑水、照強光;財產不會被清潔隊任意棄置),在在考驗國家與社會的智慧。借鏡英國、反省臺灣,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參考資料:

1.林萬億,《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2012

2.鄭麗珍等,〈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2004

3.鄭麗珍等,〈遊民生活狀況調查〉,2013

4.劉尚青,〈從愛愛寮看臺灣乞丐及施乾的社會救助事業〉,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臥室論文,2012

5.戴伯芬,〈底層勞動、消費貧窮與都市漫遊者:臺北市街友田野紀實〉,《臺灣社會學刊》,54(臺北:2014),頁233-265

 

*作者李柏毅、林新芮、陳令杰、徐仕哲、陳璽尹、劉懿萱,作者群為在英國留學的臺灣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