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安新聞頻傳,中國最近則是因為轉基因(基改)食品安全與否出現意見交鋒。12月1日北京一場「轉基因食品嘉年華」活動,現場展示世界各地多項基改食品。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等挺基改食品的學者,回應現場各項對基改食品疑慮的提問。
陳君石解釋,各國對基改食品研發都有嚴格規定,中國亦然。一項基改作物或動物,自實驗室開發到上消費者餐桌起碼要8到10年。他認為很多人的誤解是因為不了解這些步驟,「這些程序未來會更加透明,逐步公開。」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表示,沒有「絕對安全的食品」,而且基改食品的安全性不比傳統食品低,「普通食品如果按轉基因食品那樣嚴格的標準來檢測是過不了關的,像是臭豆腐、羊肉串,轉基因食品是政府幫大家篩選的出來更安全的食品。」
至於有人認為吃基改食品會影響後代基因,或甚至造成不孕,羅云波也加以駁斥。他認為,中華文化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因此不孕的恐懼會勾起中國人「最敏感也最脆弱的神經」。
那麼,基改食品是否可能存在其他風險?陳君石接受《北京青年報》訪問時稱,做什麼事情都有風險,坐飛機沒有風險嗎?零風險是不存在的,「我們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基改食品也一樣。」
他認為,中國已經貽誤了基改食品發展的時機,雖然資金投入不少,但在科普推廣上不足,導致公眾缺乏認識。「這本來是一個科學問題,但現在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了。在這個問題上,科學家被打敗了。」
「轉基因是現代生物技術,把外來基因轉到原有的東西裡面。實際上,農業上任何一個新品種的出現一定是基因改變的結果,包括雜交水稻。我們吃進去的糧食裡邊都有基因,到了胃裡消化時,是不區分基因和轉基因的。基因不可能整合到人的身體裡,人吃豬肉就會變成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