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說,2019年是坎坷的一年,而今年看起來也並不輕鬆。
過去兩個月的數據顯示,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遭受了雙重打擊。出口正在下降,這一趨勢由美中貿易戰引發。此外,安倍晉三不情願地將消費稅從8%提高到10%後,日本國內零售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去年12月19日表示:「出口、生產和商業信心確實顯示出一些疲軟跡象。」
日本的情況與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形成對比,這些國家的經濟學家們最近對明年的經濟形勢持更樂觀態度。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幾率較前幾個月有所下降,他們預計2020年經濟料增長1.8%。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上個月表示,「我們面臨的下行風險不那麼明顯了」。
大和總研(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預計,今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0.3%。
大和經濟學家小林俊介表示,經濟要想恢復健康走勢,要麼必須克服消費稅上調的影響,要麼外部需求開始發揮明顯作用。他稱,至少需要幾個季度,消費者才會重新開始購物。
政策制定者曾表示,此番加稅造成的傷害將小於2014年4月那次。當時消費稅稅率從5%升至8%,日本經濟花了數年時間才完全恢復。這一次的稅率上調幅度較小,日本政府還採取措施幫助家庭節省預算,比如從加稅當天(去年)10月1日起免費提供幼兒教育。
但到目前為止,對零售商的影響與2014年時大致相同。去年11月三越伊勢丹(Isetan Mitsukoshi Holdings Ltd.)旗下日本百貨商店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7.3%,10月則下降18.5%。
三越伊勢丹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預計這種下滑將持續至少四個月,與2014年時情況類似。他說:「(去年)9月下半月的需求勢頭比預期中還要猛烈,因此我們預計隨後會出現大幅下降。」
汽車生產商也變得焦慮不安。去年10月份日本新車銷量同比下降26.4%,去年11月份下降14.6%;同時,日本央行去年12月發布的季度商業景氣指數顯示,汽車生產商的狀況尤其糟糕。
迄今為止,日本央行沒有做出任何放鬆政策的暗示。該央行在去年底維持政策不變,而且與拉加德一樣,黑田東彥也提到了當前的積極跡象,比如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和英國脫歐前景確定性上升等。
安倍晉三在去年底宣布了一項1,2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這是三年多以來日本推出的規模最大的刺激舉措。日本政府去年12月18日表示,受額外支出提振,預計截至2021年3月底的下一財年,該國經濟扣除物價因素的增速將達到1.4%。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但三菱日聯摩根史坦利證券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UFJ Morgan Stanley Securities)的經濟學家六車治美認為,該刺激計劃中的很多資金將用於扶助受到去年10月份颱風衝擊的地區,而不是用於提振全國的消費。這場颱風導致約100人喪生。
六車治美稱,從政治角度而言,現在要求實施廣泛的經濟扶持舉措比較尷尬。她表示:「如果政府在(去年)10月加稅後就立刻推出這樣的刺激手段,將引發外界對政府一開始就不應該加稅的批評。」
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的經濟學家Yuichiro Nagai表示,政府的政策可能導致消費者對未來感到擔憂,並由此縮減他們的支出。
Nagai表示:「在政府採取大規模財政支出舉措來應對消費稅上調的負面影響後,政府傳遞的訊息可能已變得更加難以理解了,因為上調消費稅原本就是為了恢復財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