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於1月13日,以「海地大地震10周年:從滿懷希望重建到只剩絕望」為標題,報導我友邦海地地震後重建困難。報導指出,海地總統摩依士坦言:重建窒礙難行。
閱此報導,使筆者驀然想起,我在海地遇險已經十年了。經過十年,除了不可逆轉的後遺症與疤痕,我的創傷幾乎悉數消退,但是海地仍然深陷創傷之中。
海地人口大約一千萬。是美洲最貧窮的國家。維基百科記載,海地2015年人均年收入804美元。筆者在任時,據說海地失學學齡兒童約有50萬人,貧窮程度可想而知。
海地缺乏天然資源,又經常遭遇颶風天災。再加上1804年獨立後,政爭不斷,國家建設受阻,始終無法脫離貧困。
2010年1月12日的7級大地震,重創海地。由於海地戶籍資料不全,難以確切統計人數。據各方估計,傷者不算,單單死亡人數約25萬人。維基百科記載,官方收殮了約15萬具罹難者遺體,但相信還有20萬人埋在廢墟中,這意味著死亡人數可能高達35萬。
死傷慘重當然是因為震度強,震央又在都會區附近。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建築結構不當。如果住屋是簡陋的草屋、木屋或鐵皮屋,房屋倒塌後,屋內的人可以自行脫困。若是結構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房屋,則能抗震,不至於完全傾塌。偏偏海地大部分房屋是介於此兩者之間:既不能抗震,又不能自行脫困。
災後雖有國際大量援助,但是重建工作極為困難。第一,倒塌房屋造成的瓦礫數量驚人,據說單單清除這些廢物,就需要一年的時間,遑論重建。第二,死傷人數眾多,包括大量公職人員,幾乎癱瘓了政府公務體系的運作。第三,公務設備大量受損,欠缺適當辦公處所,沒有公務器具,幾乎沒有行政效率可言。
舉例而言,當時海地外交部大樓夷為平地。外交部倖存人員,零星分散在各地辦公。筆者去禮賓司洽公,發現全司人員擠在一間小辦公室內,司長沒有自己專用的辦公桌椅,只能隨機找張桌椅批閱公文。全司僅剩一部電腦可供使用。工作同仁必須排隊等候,一天下來,能處理幾件公務呢?
*作者為前駐海地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