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也關心台灣「新南向」政策 台亞會執行長楊昊:以人為本,互動才能雙贏

2020-01-17 08:10

? 人氣

東協(ASEAN)成員國國旗(AP)

東協(ASEAN)成員國國旗(AP)

為了拉近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總統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且範圍擴大至南亞及太平洋區域,更在2018年成立專門推動政策的智庫「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台亞會),而由香港旅遊品牌「GLO Travel」與台灣品牌「島內散步」合作的觀選旅行團,不僅感受台灣民主氣氛,也與台亞會執行長楊昊座談,而與會香港人認為,台灣透過民主模式與新南向國家互動,能達到互利雙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準備面對更亞洲的社會

「台灣究竟屬於東南亞還是東北亞?」也是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的楊昊告訴參與座談的香港人,這是他常問學生的問題,「若以濁水溪為界,以北是東北亞,以南則是東南亞;如果以中央山脈為分線,以西是大中華地區,以東則是印太地區」,強調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極具意義和重要性,而「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已有部分成果。

外交專題(風傳媒製圖)
外交專題(風傳媒製圖)

楊昊解釋,新南向政策是以人為中心的對外經濟戰略,從商業角度來看是經濟政策,「但經濟有很大的上下由連結」,因此該政策涵蓋領域很廣,「過去台灣對亞洲的認識很薄弱,現在水到渠成而推出此政策,準備好面對更亞洲的社會,同時對外進行自我改造,為了促進觀光市場多元化,台灣也有逾千餐廳取得清真認證,更是2019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排名第3」。

20190712-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參訪馬來西亞清真賣場。(尹俞歡攝)
20190712-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參訪馬來西亞清真賣場。(尹俞歡攝)

雙向互動才能互利雙贏

楊昊也提到,台灣中小學約有19萬6000名「新二代」(新住民第2代),其中台北市某國小更有4成學生是台灣、越南混血兒,顯見台灣與新南向國家關係密切。有與會香港人認為,台灣應從教育建立多元觀點,而非透過新移民來形成多元樣貌,對此楊昊強調,新南向政策主張雙向互動,並非單向導入東南亞移民,「雙向才能互利」。

「亞洲不是只有中國」,楊昊表示,「(台灣)不能捨近求遠,周邊要有明確的戰略政策去發展關係,過去有對美、對中、對日政策,唯獨缺乏對亞洲的策略」。他直言,儘管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中國形象在當地有很大不同的詮釋......中資壟斷市場激起地方危機意識,當生計受到影響,就會有憂患意識,甚至認為是威脅」。

香港旅遊品牌「GLO Travel」共同創辦人陳成軍(左1)、張振華(右1)、台灣分部負責人陳靜賢(左2)與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簡恒宇攝)
香港旅遊品牌「GLO Travel」共同創辦人陳成軍(左1)、張振華(右1)、台灣分部負責人陳靜賢(左2)與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簡恒宇攝)

港東協FTA有助香港「南向」

除了經貿,台灣與新南向國家合作領域橫跨教育、文化、醫療、科技,而新南向不單是台灣走出去,「希望有更多亞洲投資進到台灣」,楊昊稱,台灣也和泰國、馬來西亞合作智慧城市、智慧醫療,且清華大學已有超過300名印度留學生,可見新南向政策小有成果。他表示,台亞會推動政策的經費大多來自民間,而未來執行方式應有調整,「不會是現有模式再做4年」。

GLO Travel共同創辦人張振華先前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新南向政策不只是蔡英文第一任期的指標性政策,更標誌著台灣在中國施壓下,找尋國家新的發展方向與定位的嘗試。無獨有偶,類似的「南向政策」在香港也逐漸升起討論,許多人在檢討經濟面過於依賴中國的同時,也紛紛開始探討有沒有其他路可走,因而選擇新南向政策為本次觀選旅團的焦點議題。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楊昊與香港觀選旅團成員談論新南向(簡恒宇攝)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楊昊與香港觀選旅團成員談論新南向(簡恒宇攝)

楊昊指出,2019年6月11日生效的《東協-香港自由貿易協定》(ASEAN–Hong Kong, 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AHKFTA)有助於香港推行「南向政策」。根據我國中華經濟研究院資料,東協是香港第2大貨品貿易夥伴、第4大服務貿易夥伴,更是第4大對外直接投資(FDI)目的地。另外,香港是東協第6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經濟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