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兩年多前的九合一敗選後,整個國民黨便落於巫魘。黨主席一位甚至一度成為燙手山芋,乏人問津。如今,在民進黨政府一連串施政爭議、支持度開始出現動搖的此時此刻,國民黨主席大位再度成了眾人覬覦爭搶的王座。
儘管國民黨在野後的表現讓人民失望的程度比起執政當時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其畢竟仍是台灣國會裡的第二大黨,除了監督政府施政外,更重要的,我們希望他們為台灣的政治帶來另一種聲音。
而帶來另一種聲音的意涵,並非一味的反對,一味的反對帶來的往往是衝突與對立。
儘管在野,國民黨仍必須提出自己的主張與政策。
國民黨應為台灣帶來另一種聲音
譬如說,在「一例一休」與「軍公教年金改革」的議題上,平心而論,民進黨有改革的決心是好的,大方向也是對的,但其做法與具體內容卻多少是存在瑕疵的。但目前國民黨的做法便是徹底地反對民進黨的做法。當然,這是一種方法,卻不是人民所樂見的做法,對國民黨而言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在野黨是這麼好當的嗎?更何況現在的主流民意是支持改革的,如此國民黨便會輕易掉入宣傳上的陷阱,被貼上反改革的標籤。
因此,更好的方法應該是提出國民黨版的「一例一休」與「軍公教年金改革」草案,讓國民黨與主流民意站在改革的同一陣線並在政策議題上與民進黨做區分,如此才能豎立起一面鮮明的旗幟吸引廣大不滿當前政治環境的選民支持。
國民黨長期被人民視為一個保守主義、中間偏右的政黨。筆者一直認為,保守主義背後所代表及蘊含的價值過於糢糊籠統。因此,在宣傳上,由於望文生義的關係,進步主義一直以來便較保守主義來得吃香,尤其對年輕的世代也更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保守主義所代表的應是溫和的改革,但現在的國民黨在某些議題上又顯得過於守舊、封閉與頑固,進而與主流民意漸行漸遠而不自知。回顧歷史,我們卻必須知道,當偏激過了頭,改革走到了極端,同時又缺乏有效的制衡力量時,也曾喚起納粹主義、軍國主義與文化大革命。而他們在初起之時,也是打著改革的大旗來號召人心的。
國民黨主席選舉
縱然國民黨的表現至今仍讓人民感到失望,甚至已經到了讓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覺得不期不待的地步。但基於其仍為台灣的第二大黨,也是唯一能在民進黨執政下帶來另一種聲音與力量的政黨,筆者還是希望國民黨能夠努力振作。而國民黨要振作則必須有一個更大的格局,這個格局除了要更貼近台灣現在的主流民意,還必須在前述的民意基礎上與執政黨做政策上的區分。
若要有此格局,首先便要超越國民黨內的派系的利益和省籍的包袱。
誰有能力做到這個程度,誰便是國民黨主席的最佳人選。
綜觀以上條件,對目前的國民黨來說吳敦義與朱立倫或許是比較理想的人選,雖然洪秀柱副院長的認真和清廉為大家所肯定。但其思想與政治路線,尤其是兩岸論述方面均與台灣目前的主流價值觀大相逕庭,在國會議員都是一對一的小選區制度下,這樣的國民黨要再起無疑是自欺欺人,更遑論能為台灣帶來另一種聲音並發揮監督制衡的力量。
而在國民黨特殊的黨員結構裡,黃復興黨部長期以來一直扮演著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也是洪秀柱副院長能走到現在的原因,其所憑藉的便是黃復興的大力相挺。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國民黨,就沒有黃復興。在這個大前提下,黃復興即便心裡支持的是洪秀柱,但選票最後卻極有可能轉向另一個有能力整合並再造國民黨的候選人。
洪秀柱之於黃復興的感覺就好似亞里斯多德曾說的「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並不是洪秀柱不好,而是重振國民黨的這個重擔,對她來說實在是太沉重也太艱鉅了!
*作者為科技業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