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北京太沉重,背著跑不動!

2020-01-26 06:40

? 人氣

台灣的民主發展以及朝野政黨的支持度異位,其實都脫不了北京因素的制約,越來越呈現「反北京者昌、親北京者衰」的趨向。台灣自總統直選以來,反中黨派與政治人物無不以挑釁大陸、製造兩岸對立為能事,且大有斬獲。李登輝以「兩國論」觸發台海危機,陳水扁「一邊一國」招來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則從「冷和平」、「冷對抗」再向「硬對抗」轉變。4位民選總統中,唯獨馬英九以「九二共識」啟動和中路線,創造兩岸前所未有的和諧與交流局面,但最終還是敗在「和中」路線,致使他苦心經營的「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發展路徑被太陽花的反中民粹以及隨後而來的反中狂潮吞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00119-台灣公民對蔡英文兩岸基本政策立場的態度(2020.01)(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20200119-台灣公民對蔡英文兩岸基本政策立場的態度(2020.01)(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民進黨反中牌屢試不爽,此次大選蔡英文更創下817萬票的勝選紀錄。相反的,在野黨的敗選檢討,「嗆中」成為新的政治正確,「親中」則淪為恥辱惡名,我們可以篤定地預言:未來任何主張兩岸和平合作、融合統一的聲音,必將邊緣化,難逃泡沫化命運,反中、抗中則將成為主旋律,甚至是不可違逆的基本立場。另一方面,台灣和香港之間,將日益生氣相通,高度連動。一國兩制在香港日益褪色,在台灣日益成為夢魘。

北京如何看待台港民心愈益嫌惡中共與中國的共同趨勢?中共日益增強的「制度自信」以及防範美國挾港台以制中的戰略考量,使其極不可能在中國大陸施行民主制度以取悅港台民眾,也不太可能准許香港邁向「雙真普選」,更不可能放棄一國兩制統一政策而讓台灣獨立自主。恰恰相反,北京鑒於香港與台灣離心力越來越強,必然對香港的全面管控採取更大力度的制度安排與實質作用,對台灣則加強落實兩手策略,硬的更硬,軟的更軟。

更值得憂心的是,和平統一的政策是否逐漸轉變成為不惜武力統一政策?中共中央於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提出的「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在之後的《江八點》和《胡六點》中都延續不變。2019年《習五條》首次不再提及「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僅保留「寄希望於台灣同胞」的表述。一旦台獨與反中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內部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力量與民意淪為泡沫,則北京還會「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嗎?當不再寄希望於台灣內部力量共同推動和平統一進程時,武統的主張與政策是否逐漸取得主導地位?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