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國民黨在短短十三個月的時間,從2018年底地方九合一選舉狂贏15席縣市長、選票超過民進黨約一百二十萬票,到2020年初總統大選大敗兩百六十萬票,同時讓民進黨在立法院中維持單獨過半?是什麼原因讓選舉鐘擺效用擺盪得這麼快?筆者認為以下三個主要的因素,使得2020年大選成為一次「維持性」的選舉:包括國民黨拓展選票的能力、外部因素突顯主權議題、及民眾相對保守的兩岸關係態度。
首先,2018年國民黨勝選反而成為後續總統大選的詛咒。前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塑造了國民黨的新英雄韓國瑜。當時國民黨的策略,是主打蔡英文施政不力,並把選舉定調為對蔡英文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筆者分析高雄市長選後民調資料後發現,選民沒有繼續支持民進黨在高雄執政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對於中央政府施政不滿,而是對於地方政府的表現不滿。簡單來說,就是民進黨在高雄執政二十年,選民想要換人做做看罷了。當然,韓國瑜快速崛起,非典型國民黨的特殊競選風格產生了外溢效果,協助其他縣市長在地方選舉中獲勝。當然,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主打護主權,對上國民黨的拼經濟,也是戰略上的錯誤,畢竟地方選舉不是在選總統,市長無法主導兩岸政策,在地方選舉中民眾最重視的往往是地方經濟發展與福利,以全國選舉的主題在打地方選舉只是讓選民無感。
不過,國民黨顯然是將2018年的勝選視為是政黨輪替的前奏。2016年總統大選前,國民黨最初沒有人要選,才會有洪秀柱「拋磚引玉」。到了2019年時,黨內有實力的人每一個都要選,顯然是受到2018年勝選的鼓舞。不過大家都忘了,從2016 年大敗後,國民黨根本沒有任何大幅的改革及改變。唯一改變的,反而是黨產沒了,選舉時更沒有資源。如果從民調數字來看,從2016年到2018年,民進黨的支持度是跌了不少,但不代表國民黨的支持度大幅增加。而韓國瑜在地方選舉當中的「英雄」形象,很快地凝聚過去幾年來,經濟相對弱勢者(譬如因陸客不來而損失的旅遊業、小販)、被改革者(譬如因軍公教年金改革而感到不平的公務退休人士、及政治「不正確者」者(譬如強調中華文化傳統價值)等的支持。
這些過去幾年來臺灣經濟與政治場域的「邊緣人」,在韓國瑜身上找到了認同感,進而成為綱鐵韓粉,協助他在講求動員的初選民調中勝出,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不過,也由於韓國瑜的核心支持者凝聚力高但排他性強,使得韓國瑜的選票一直無法擴張,在只能挺住基本盤的情況下,國民黨整體的支持度也無法提升。總之,2018年地方選舉造就了後續的韓國瑜旋風,但在根基不穩、黨內沒有形成團結共識的情況下,韓流終究無法讓兩大政黨的支持度產生根本性的翻轉,這和2014年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大勝後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