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喂,你不是台灣人!

2020-01-29 06:00

? 人氣

位於台中南屯的人氣景點彩虹眷村。(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位於台中南屯的人氣景點彩虹眷村。(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我在竹籬笆裡面出生,所謂的外省第二代,我們眷村裡南腔北調,大人們說話我很多都聽不懂,籬笆外有台灣(本省)人與山地人,還記得曾看過黥面的原住民老媽媽無奈地看著我們這些超級興奮的小毛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後來竹籬笆換成了紅磚牆,台灣人原來有閩南人與客家人,山地人也分成平埔族與高山族,那時候族群區分得很明顯,身分證上的省籍欄清楚的標示了你爸爸的故鄉,本省人與外省人一目了然,我們小毛頭在布袋戲裡成長,雲州大儒俠,金蕭客,與新西遊記讓我能聽甚至還能講一點閩南語。

1994年民進黨的前輩陳定南先生在與宋楚瑜角逐省長時我已在美國,隔海看他打那「四百年來第一戰」,陳先生在三大報買下大幅廣告版面,稱自己是台灣宜蘭人,是台灣人,宋楚瑜是湖南湘潭人,是外省人,想藉著省籍牌來團結,喚醒本省籍鄉親的同仇敵愾,唉,當時連賢能的陳先生也不免想藉著操弄族群對立來勝選。

隨著1949年大陸來台的外省第一代逐漸凋零,山地人正名成原住民,閩南語卻變成了台語,學校開始強迫教閩南語稱之為母語,即使你家不是閩南人,另一個變化是身分證上的省籍欄改成了出生地,這對族群的融合有很大助益,從此理論上來說我們在台灣出生都是台灣人。

問題是「台灣人」一詞除了在台灣出生或台灣居民以外,還有其他涵義。

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取自陳定南先生基金會)
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當年省長,也不免以族群對立為動員。(取自陳定南先生基金會)

在國外人生地不熟的時候看到亞洲人面孔想要打招呼,這個過程通常是這樣的:

Hi, are you Chinese? Do you speak Mandarin? Yes and yes.

[轉換成漢語模式]

您打哪兒來?台灣

喔你也是台灣?我是台北

您台北哪裡?松山

松山哪裡?台北醫學大學附

從這對話可以看出這裏的台灣和台北,松山,北醫都是地理名詞,所謂的人不親土親,藉著一層層剝洋蔥的找出兩人相對地理關係,很快地就拉近了距離。

開頭的Chinese可以理解成中國人或中國(華)裔,前者是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後者已經不是中國人,但他的先祖輩中曾有中國人,例如華裔美人。

那如果你在台灣成長,能稱自己是Taiwanese嗎?當然,不過只能解釋成地理上的台灣人,或更貼切地稱台灣出生,或台灣居民,因為台灣不是國家,所以世上沒有台灣國人,更沒有台裔,沒錯林書豪不是台裔而是華裔。

對國籍一般人常有誤解,以為血緣,種族,宗教,文化,或國家認同是決定的條件,其實國籍的考量幾乎完全是法律,而國籍的取得主要是出生與加入(婚姻,被收養,申請),當然國籍也可以放棄,主要是移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