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如何解讀鴻海與台積電的專利申請量?

2017-02-20 06:40

? 人氣

台積電中科15廠內大廳。(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積電中科15廠內大廳。(資料照,顏麟宇攝)

最近台灣科技產業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台積電在國內的專利申請量超越了鴻海,成為國內申請專利的「專利王」。但一般的評論多以兩個公司在專利佈局的策略上有所改變,但筆者建議,在討論企業專利行為時,應該從「企業專利能力」、「企業市場定位」、以及「企業專利策略」三方面做綜合考量,將台積電和鴻海兩個公司在相關產業中的市場地位與公司的發展軌跡,再配合兩個公司專利策略的改變整體分析,更能了解專利申請量數字背後的意涵。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於專利與企業的關係,首先應該從專利的本質來思考,特別是對企業和創新的意義;近年許多關於企業創新的研究顯示,原本做為創新成果的專利,其實與創新的關聯性越來越低;除了企業的研發成果有其他的機制如營業秘密可以保護外,企業本身要靠專利獲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Teece在1986年發表的《從技術創新中獲利》(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一文中提到:企業能從創新中獲利的主要因素包括專屬性機制(Appropriability Regime),互補性資產(Complementary Assets),主流性設計(Dominant Design Paradigm)。如果專屬性機制如智財權保護力不足,也就是創新成果無法有效阻止模仿時,互補性資產則相對重要。所謂互補性資產是指在創新的過程中將技術商品化所需的支援性活動或能力,包括行銷、製造、配銷通路、服務、商譽、品牌與互補技術等。因此,目前較少企業會以智財保護做為獲利的模式,特別是台積電與鴻海是以代工為主的製造業,專利的數量與品質不完全是直接影響公司營收與成長的因素。

鴻海集團臺北總部,就是這個普通工業區裡的五層樓。(經濟部智財局官網)
鴻海集團臺北總部,就是這個普通工業區裡的五層樓。( 資料照,經濟部智財局官網)

接著從企業策略的角度來看,企業最重要的是獲得並維持競爭優勢。從策略領域的「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來看,決定企業績效的決定因素來自企業的專屬能力、資產等,因此企業對於技術與組織的研發投入十分重要;而專利即可視為企業的重要資產。而另一派稱為「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y)的學者,則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企業的專屬能力:也就是企業必須法展別人難以模仿的「組織—功能—技術」三者的組合,並重視本身優勢和資源的搭配、運用和保護。而專利等智財是企業獨特的優勢和資產,必須和企業本身其他的優勢及其他資源搭配,才能獲得效能的優勢。由上可知,不論從哪個學派的角度來看,都顯示專利(智財)是企業重要的策略因素,因此企業的專利行為是一種策略行為,和企業的決策行為有關,而不全然只是研發的行為展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