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一個文化園區可以怎麼策展,讓參與者喜愛傳統藝術,接近傳統文化?

2017-02-15 06:30

? 人氣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過年時在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看了「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的展覽,深覺非常精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先說結論:一個文化園區可以怎麼策展,讓參與者喜愛傳統藝術,接近傳統文化?如何邀請當代藝術家從傳統汲取養分,作為傳統藝術的轉譯和介紹者?個人覺得這個交陪計畫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展覽由龔卓軍總策展,陳盈瑛、高森信男、陳伯義、陳宣誠策展團隊,羅文岑為平面視覺總監。『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從清代以來的民間聯境組織出發,集中焦點於寺廟醮典『交陪境』的流體自我組織概念,以當代藝術的當下視線,回望具有世界史、殖民史意味的民藝廟宇文化史。」「策畫團隊從傳統的祭祀圈走向當代的後祭祀圈,邀請了總共三十四組藝術家,以各自創作或對場對作的方法,探索近未來後祭祀圈意義下的當代藝術,展現近未來的新媒體、新材質、新場域的交陪想像,創造多重特異的聯境與交陪關係,重探當代藝術與傳統民藝、常民信仰、民間社會的美學關聯。」(策展文字)

為了這個展覽,策展團隊籌備了兩年,從當代藝術的眼光出發研究祭祀文化,集中探討在地信仰與本土藝術的關聯,深入瞭解宗教資產與當代藝術的連結,然後用出版品、攝影、影像來呈現研究成果、轉化為創作,最後才出現這個展覽。從展出成果來看,策展團隊表現出一種尊重傳統的態度,展覽重點在深刻提煉和表現傳統祭典與民藝之美,並非浮光掠影的點到為止,也沒有貿然的顛覆批判。

團隊選擇從研究宮廟祭祀圈開始,個人覺得極其睿智。傳統民藝本來就生長於廟會祭祀儀典,產生自常民對天地的虔誠禮敬、代表先民與神明溝通的誠意和方法,一旦從原生環境割裂開來,離開了精神和地理故鄉,被單獨放置,便離開了完整的理解脈絡。唯有還原到祭祀文化當中,傳統民藝的核心精神,才能被觀眾了解,這些傳統民藝,不過是先民跟神明自然界「交陪」的方式,人們透過宗教儀式和藝術來與天地神交陪。

什麼是交陪?臺語的「交陪」(Kau-Puê),原意為應酬、交際來往。策展主題「交陪境」的「境」字,則是以廟宇為核心的祭祀圈,所謂的交陪境,是指互相聯誼幫助的宮廟祭祀圈。(《交陪藝術誌》)

策展團隊選擇用「交陪」,而非「跨界」、「跨領域合作」藝術上的習用詞彙,說明了策展團隊不想自限於「創作者」、「藝術門類」角度,而希望運用一種「有人情味」、「有溫度」,強調花時間彼此交往,耐心研究、「長期抗戰」的態度,細膩與「傳統民藝」、「祭祀文化」、「當代藝術」、原有的「交陪境祭祀圈」與「近未來的後祭祀圈」交陪,創造新的意義的「交陪境」,與傳統意義上的「交陪境」作對話,與新舊交陪境各類型工作者互相來往、深度對話的平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