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公活在此刻的台灣社會,他會如何選擇?
在台灣政壇和商場,那些人置身於三國演義,關公、曹操和劉備的關係中?如果有才無德的人對自己施恩,應該怎麼回應?在現實人生當中,你遇過和關公類似的處境嗎?如果政治人物、企業老闆邀請你加入團隊鴻圖大展,你該如何選擇? 現代關公應該如何改良觀念作為,才不會像古代關公一樣悲劇命運?職場上怎麼應對進退發揮所長? 性格缺陷怎麼影響你的成敗?
許多人覺得政壇商場冷酷無情,為了金錢、身外之物的權力名利,不惜爾虞我詐,藉口生存需要,合理化陰險狡詐的行為,上演一幕幕的背叛出賣。維基百科的 《三國演義》頁面這麼描寫羅貫中的刻劃:曹操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為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侯文詠、蔡康永出版的有聲書 《歡樂三國志》用現代人的職場觀點來看曹操與關公:「相對於關公的固執和難能可貴的堅持,曹操也展現了他對於人才的重視,和願意讓步的程度等迷人的特質。曹操對關公的崇拜並不是一種現實、功利性的崇拜。很多老闆從別的地方把人挖過來之後,就急著想看這個人能為公司帶來多少利益,發揮多少功用,可是曹操比較像是一個珠寶收藏者,而關公就是珠寶裡的精品,是用來收藏,不是拿來賣掉換取利益的。」三國演義對「關羽在對劉備的義氣與對曹操恩情之間的進退兩難與抉擇,是所有想瞭解華人文化、人情世故與價值觀必看的章節。」
甫於8月28號演完的國光劇團新戲《關公在劇場》,藝術總監/編劇王安祈說明他的創作構思獨到之處:「關公一生,關係最緊密的,不僅是劉備張飛結義兄弟,更是敵對的曹操,我試圖讓曹操貫串關公一生,直到死亡,這是我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所做的創新。」 劇本大膽將關公從人民敬仰的神明「還原」為普通人,以更人性化的角度剖析關公一生成敗,呈現關羽性格上的缺失,展現了傳統戲曲裏不曾展現的多面向關公。
王安祈針對關公與曹操的情結,延伸編寫了新段落:敗出麥城,夜走北山小徑的關公,思想起華容道上兵敗被自己放走的曹操,這段靜夜獨白細膩挖掘了關公的心思,促使觀眾進一步思考關公的處境和抉擇。
按照原著《三國演義》的敘述,曹操是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然是這樣的人生觀,關公根本不用擔心虧欠曹操,曹本來就擅長招降納叛,將敵人納為部屬。雖然眼前各種禮遇,一旦對方投降歸順,人才立刻會被視為奴才,用來驅策為短視近利的眼前利益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