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華人所佔比例正在逐年減少。根據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智庫機構——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Asian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Institute,ASLI)的統計數字,如果該國目前的外向移民趨勢不變的話,到2030年,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將從1957年的38.2%下降到19.6%。
說起馬來西亞華人的境遇,馬六甲市皇冠酒店華人經理周先生搖頭嘆氣地說:「混得好的華人都移民去新加坡嘍。我們給這個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得到的回報卻不成比例,本來可以更好的。」
周先生的話印證了「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的另一個統計數據,該統計顯示,造成華人人口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向移民,其中,超過57%的馬來西亞華人選擇的移民目的地是新加坡,其次是澳大利亞。
「就連郭鶴年都被氣走了,」吉隆坡鬧市中心的華商陳老闆說,「他是馬來西亞首富,世界糖王,知道不?他的糖廠被馬來西亞總統夫人的一個親戚看上了,非要搶過去,當然,他們可以用各種政治手段。郭鶴年一氣之下,把資金全都投去了印尼和澳大利亞,全家也搬去香港,不回來了。」
這件發生在幾年前的事至今仍讓大馬華人心中鬱憤難平,可以想像它當時曾經造成過怎樣的衝擊。實際上,那次事件並非郭鶴年首度「撤資」馬來西亞,在此之前,他已經先後四次將手下公司在馬來西亞的棕櫚油、房地產等業務出售,轉而進軍中國大陸、印尼等更大的市場。
當年,郭鶴年斥資100億美元在印尼、澳大利亞興建甘蔗種植園和糖廠的消息曾經在馬來西亞引起過軒然大波。郭一度被斥為「不愛國」,「私通外國與馬來西亞的糖業競爭」,媒體對他大加鞭笞,政客也趁機炒作,引申出大馬華人缺少「馬來認同」、不宜參與國家政治的結論。很少有人追究郭鶴年「撤資」的背後原因,馬來西亞國內政治的黑暗面也隨之成為次要問題了。
不過,在主體民族馬來人裡,也有人站出來為華人辯護。前司法部長、著名律師扎伊德(Zaid Ibrahim)就曾指出,根據政府稅務部門的統計,馬來西亞只有10%的公民納稅,而華人佔了其中的80%至90%。扎伊德在推特上發帖說:「華人是少數,但是他們為這個國家上繳了絕大多數的稅,他們是真正的愛國者。」
然而,這些馬來華人「愛國者」卻常常因在政治、教育等國家資源領域受到不公平對待而深感委屈。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少有的、制定了「旨在保護多數民族」的平權法案的國家,馬來人在政府工作機會、高等教育名額等方面受到保護,而作為少數民族的華人上繳了最多的稅,卻享受不到相應的利益。
從孫中山的辛亥革命時期,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馬來華人一直對中國大陸的進步給予著資金上的支持,而近年來湧入馬來西亞的中國資金也造福了相當一部分華人商賈。不過,對於為數眾多的中產階級或中下層華人來說,中國資金大舉進入馬來西亞並未給他們帶來切實的好處,反倒因馬來西亞民族主義的反彈而再次感受到政治空氣的窒息。畢竟,對於很多馬來人來說,他們是分不清中國人和馬來西亞華人的區別的。
去年11月,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訪問北京後,帶回了34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以及購置4艘中國艦艇的軍事合作項目。按照《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的說法:「從港口到電廠,從房地產到鐵路,甚至在電子商務和教育領域,中國公司的影子無處不在。」
這樣的局面自然會受到反對派的責難,就馬來西亞即將到來的國會議員選舉來說,中國因素不可避免地成為黨派之間爭鬥的一個話題。反對黨率先發難,指責納吉布利用中國投資粉飾馬來西亞經濟增長前景,前總理、馬來西亞土著團結黨(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PPBM)主席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在公開發言時表示:「我們的遺產正在被出售,我們的子孫將留不下任何東西。」
針對馬哈蒂爾的言論,柔佛州的蘇丹伊斯梅爾(Ibrahim Ismail)反唇相譏,稱馬哈蒂爾「製造恐懼,利用種族牌,只為實現他的政治目的。」
伊斯梅爾本人涉及到一個柔佛州380億美元的房地產項目,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是來自中國的碧桂園公司。該項目在臨近新加坡的馬來西亞柔佛州建造高檔商品住宅和寫字樓,標榜「距離新加坡最近的居住地」,吸引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投資客。
馬哈蒂爾隨後在推特上回擊稱,自己並不是「反對中國」,也不反對來自中國的投資,他反對的是「來自任何一個國家的大批移民,沒有一個國家會允許大批量的移民的」。他同時表示:「向外國人出售土地,再為他們國家的人建成城市,這可不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現任政府是要讓外國人在馬來西亞氾濫。」
馬來西亞的政治觀察家們認為,中國投資將成為即將到來的選舉中的一個重要話題,馬來西亞的華人將不可避免地在這場爭論中被要求「選邊站」,從而使他們有可能被再次貼上「沒有馬來西亞認同」的標籤。
實際上,這種貼標籤的行動已經開始了。《自由今日大馬報》(Free Malaysia Today)近日發表了署名文章,稱馬來華人一定會站在現任政府的立場上,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這不僅因為這些華人將可以從中國投資中直接受益,而且,更多的中國人進駐馬來西亞也會讓華人感受到相同的文化,他們(華人)不會放棄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言外之意,馬來華人始終是「外來者」。
對於這樣的言論,前司法部長扎伊德再次為華人做出了申辯。他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指出:「我不認得幾個中國大陸的人,這麼多年來,我認識了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他們可能還在用筷子,吃豬肉,但是,如果說他們更親近中國大陸而不是馬來西亞,這樣的說法是可恥的……馬來華人在這裡生活了幾代了,即使在文化上,他們也已經與中國大陸的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他表示:「馬來華人熱愛馬來西亞,如果被允許的話,他們願意為這個國家的建設做出更大貢獻。他們不是那種只想掙錢的、自私的人,他們想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
或許,只有當更多的馬來西亞人認同扎伊德的看法,馬來華人才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真正能夠包容他們。「畢竟,我們生長在這裡,這裡有我們的家人和事業,移民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陳老闆告訴記者,「不過,大馬政府的政策還沒有徹底改變,一些不利於華人的法規還在實行中。在沒有完全成為平等公民之前,我們還得把眼光盯向新加坡,或者澳大利亞。」
馬來西亞慶祝中國農曆雞年新春。(美國之音)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今日精選
- 曝上周卓榮泰找韓國瑜喬「暗盤交易」 黃國昌批綠兩面手法:不知青鳥有何感想
- 知名學者閻學通:中國未來4年要救經濟,不會制定統一台灣時間表
- 川普竟施壓主權國家交出領土!痛批巴拿馬拿運河敲竹槓,揚言「考慮無條件收回巴拿馬運河」
- 談首批「地表最強戰車」終於交付,但M1A2T幫的上台灣嗎?華府智庫學者:花大錢買美國軍售,台灣做了明智決定
- 誰是美中關稅戰的最大贏家?紐時:越南北部的海防市,但川普復辟讓這裡也蒙上陰影
- 印度為何無法成為「下一個中國」?德語媒體:印度經濟這項發展瓶頸,必須向東亞國家取經
- 許劍虹專欄:敘利亞的汪精衛─談阿拉維派與阿塞德父子
- 鄭海麟觀點:大師處於微時也有難言之隱—從胡適評余英時的一則日記談起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