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煞不住疫情中國經濟難「保五」,台商遷移潮可能加速

2020-02-05 18:00

? 人氣

今年一月疫情升級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曾預測,中國二○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六.一%降至六%。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疫情爆發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十位經濟學家對中國第一季GDP成長率預期下調一個百分點以上,中值為四.九%。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則預期中國今年的GDP成長率將從先前的五.九%降低至五.五%;若疫情影響時間更長,則全年成長率可能低於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在武漢疫情爆發後,迅速對一二三二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勤業眾信指出,已有四六%中國企業要調降二○年度業績目標,其中更有一一%要大幅調降目標值,顯見多數中國企業已知道今年大事不妙。

瑞銀(UBS)亞洲經濟研究主管與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根據現階段資訊評估,假如疫情在第一季得以控制,此後不再新增病例,瑞銀預計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成長可能會降至三.八%。此後隨著經濟活動恢復常態,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釋放,再加上政策支持,經濟增速有望在第二至第四季度反彈。

在上述情形下,瑞銀將二○年中國GDP成長預測下調至五.四%。瑞銀的基準預測面臨的風險偏下行。如果疫情高峰持續到第二季,二○年GDP成長可能會降到五%以下。

瑞銀指出,因中國整體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者信心可能走弱,中國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放鬆貨幣信貸,這些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貶值壓力。但是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中國承諾避免競爭性貶值、保持匯率穩定,且經常性帳戶順差預計會小幅擴大,這些應能對人民幣匯率提供一定支撐。因此,瑞銀維持二○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七的預測不變。

悲觀而言,中國經濟成長率今年非但難以奢望保六,恐怕連「保五」都有點問題。重點是,隨著疫情蔓延至全中國各地,並導致二十五個省份或城市宣布延後開工,中國資訊產品全球製造重鎮的地位恐將被重新檢視。工作機會減少,恐怕是疫情緩和之後,中國政府所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恐催生第二波台商遷移潮

當年SARS爆發時,台灣電子業者對於分散生產基地曾有一波熱烈地討論,但因為當時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各國難以望其項背,後來徹底落實的廠商並不多。如今時空環境變化頗大,中美貿易戰讓外界看到第一波台商遷移潮,疫情又讓大陸台商因為勞力不足而延遲開工、甚至關廠,武漢肺炎恐催生第二波的台商遷移潮。

電子業者表示,先前中美貿易戰爆發,台灣廠商已展開非中國產能相關布局,此次武漢疫情衝擊下,科技業內部除陸續盤點有效產能,還評估加快台灣新產能布建,或是海外替代方案因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哲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