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台灣(2):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

2014-03-10 07:53

? 人氣

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其實聲氣相通(圖為陳澄波1926年畫作〈嘉義街外〉,曾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取自維基百科)

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其實聲氣相通(圖為陳澄波1926年畫作〈嘉義街外〉,曾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取自維基百科)

我個人的職涯都在同一個學術研究機構,所以我了解學術研究的重要;可是也認為除了學術外,同時要有相輔助的東西,像是涉及價值與精神這類的機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歷史上重要文化運動莫不起於民間

廿一世紀以來的學術,著重於純知識的傳授與研究,對於公共精神、價值的部份著墨比較少,使得我們現在大學研究機構基本上關心的只是研究與知識的傳授,但是我們也不可諱言,這個社會還有其他運作的資源需要相關的輔助。

傳統中國是一個低稅的帝國,比較中國古代與日本德川時代,中國稅制低得不像話,這樣的政府只會是小型政府,小政府就不可能負擔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遍及各地的各級學校系統。現在的國民學校制度,是德國傳到日本再傳到中國,是財務負擔很重的制度。因此,近代國民學校制度要建立的時候,發生很多燒學堂的活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稅收加重了。

以前的府州縣學,往往只是考試及祭祀的地方,必須靠「私」的、民間的力量辦各種學習的場所。尤其是宋代以降,對時代風氣產生重要影響力量的,每靠民間的講學、講會、書院。官方有科舉考試制度來調動士人趨向國家功令之學,民間則有這些機制來維繫士大夫的精神。

五代以後,許多有名的大學者,都是從民間體制中孕育出來的。像是明代的王陽明,在當時已經做到類似現在軍區司令官的官位,還是到處講學,這就是民間維繫社會精神與部分知識的力量。這也是為何我認為余紀忠講堂應該像宋元明的書院講學。

東亞其他國家也類似,像是日本,尤其在德川、明治維新以來,各式各樣的「塾」出了很多人物。即使在現代大學教育發達的時候,日本的「塾」中仍孕育不少人才。為什麼都進入近代了,還靠「塾」培養人才,這代表「塾」做的很多事是大學照顧不到的。

那是價值的關懷與時代精神,是氣度、胸襟的培養,這些都是余紀忠講堂所要深耕的,也是歷史上的講會、書院所做的。王陽明曾說過:「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認為要相信你的良知,你的良知不會騙你。喚起社會「良知」正是今天學術傳授之外,不能或缺的東西。如果我的了解沒錯,余紀忠講堂的精神,除了是起於民間外,還要傳授專業知識,以及一種精神、價值的關懷,和凝聚同志的感覺。

現代學術機構少了什麼

現在學術機構在研究與傳授知識的發展上,不是以前所能比的,但是我們少了一股往上再突破的創意,還呈現知識和社會脫節的情況。越來越少人願意出來承擔一些公共服務,或是展現觀照全局的意願。這當然也包括我個人在內。所以,現代學術機構不是不夠進步,而是少了些什麼東西,這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全世界都有類似的現象──就是對價值的承諾、現實的關照、公共精神等,慢慢都流失了。所以,在專業的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塾」、什麼樣的「講堂」,這也是余紀忠講堂除了深入知識傳授外,我認為需要多加以著墨與界定的。畢竟知識世界和現實世界是無法完全二分的,而近代學術體制中客觀知識的發展很高,但客觀的知識卻往往不具有主動的力量。我覺得,余紀忠講堂就是要在現實世界中促發一種主動的力量,關注公共、服務、社會的事務,還要形成一股一起承擔、同志、社群的感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