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台灣(4):教改要尋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2014-03-12 07:46

? 人氣

教改要在理性面和感性面中取得平衡點,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回孩子的笑容和自信。(圖為菇菇粉絲會擠滿簽書的孩子,取自台北國際書展臉書)

教改要在理性面和感性面中取得平衡點,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回孩子的笑容和自信。(圖為菇菇粉絲會擠滿簽書的孩子,取自台北國際書展臉書)

我主要講述的內容是現代教育和教改,以及個人和國家的競爭力。首先讓大家知道一些事實,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變動,和許多歷史上的事件比起來,都是小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時代變化下的教育改革

舉幾個改革的例子,像是日本明治維新在1868年大政奉還,宣布改元明治;1889年確立憲法。德川幕府因應市場經濟與國際壓力失當下之自然趨勢,恢復以天皇為中心,朝現代化(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發)發展。當時的發動者為社會基層:武士、有涉外經驗者、推動社會改革、義務教育、鼓勵留學。其中,福澤諭吉甚至主張「脫亞入歐」。

過了十年後,1898年清朝進行百日維新。洋務運動後,1894年甲午戰爭仍敗於日本,割地賠款。之後,有人提出要變法維新,君主立憲。還有康有為、梁啟超、戊戌六君子等書生論政,興辦京師大學堂、設中小學、廢八股、設譯書局等。

到了1906年再廢科舉,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從隋唐到明清的科舉制度廢除,是清朝或古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教育改革。

拉到比較現代的日本,1984年開始,日本首相府成立臨教審,就是類似行政院的教改會,提出教育自由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當作教育改革的主軸。台灣也是晚日本十年,1994年成立台灣教改會也是主張教育鬆綁、教育與政治分離、多元化與現代化。其實和日本臨教審的結論差不多。古今中外的教育改革大部分都有爭議,且耗時良久方獲成效,主要是因需進行觀念改變與相對應社會改革之故。

台灣的教育經常放在改革的最後。台灣在解嚴前後進行多項改革:先是從經濟與經營改革(因為國家與個人之具體利益),再來民主法治的政治改革(因為政權壓迫與國內外潮流),再來行政改革(因為政黨政治與社會福祉),以及司法改革(因為傷害人民的直接利益與社會正義),講了半天都沒有教育改革。教育領域卻是慣性最大,最後才啟動改革者,多因為普遍的不滿而改革,但改了以後又普遍的不滿,認為改的不好。

日本首相辦公廳主導的教改組織「臨教審」於1984年啟動,特別強調教育鬆綁與現代化。台灣則在整整十年之後,才有第一個大規模的民間四一○教改行動聯盟,台灣教改是被民間逼著改的,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與制定教育基本法的四大訴求,同年九月二十一日行政院成立「教改審議委員會」,以呼應民間的主張。教改會在1996年底提出教改總諮議報告書,主張教育與政治應該分離、教育要鬆綁、入學多元化、以及調整高中職比例等項。在1987年解嚴之後,社會各重要領域紛紛走向多元開放,時隔十年還在強調這些主張,正足以顯現本國教育乃係開放社會系統中的「最後堡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