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禽鳥之夢,關於雞的作夢行為:《養雞時代》選摘(3)

2020-02-20 05:10

? 人氣

鳥類與家雞屬於雜食性動物,一方面要防範天空中的猛禽,同時也要躲避地面上的野獸及蛇類,因此與多數的草食動物一樣僅擁有「淺睡眠」。(取自pixabay)

鳥類與家雞屬於雜食性動物,一方面要防範天空中的猛禽,同時也要躲避地面上的野獸及蛇類,因此與多數的草食動物一樣僅擁有「淺睡眠」。(取自pixabay)

曾有板友分享家中的虎皮鸚鵡會說夢話,國外的生物學家也曾發現斑胸草雀在睡夢中仍在練習唱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時常作夢,尤其每逢夏季暑氣漸升,經常接連好幾個清晨被夢淹醒,那是一種滿溢到喉頭的感覺,活生生比現實還逼迫,只是我並不以此為困擾,反而頗享受這些新奇夢境。2005 年5 月大學畢業前夕,當時校內的臨床心理所正在尋找睡眠與作夢相關研究的受試者,出於一股對自身的好奇,我參與了這項研究計畫,自願成為實驗對象。

進行實驗的那幾天,我不能在原本熟悉的宿舍入眠,倘若平常是十二點就寢,我得提前一個小時至研究室報到。負責這項計畫的研究生會撥開我的頭髮,在我的頭頂上黏接橘、黃、白、綠五顏六色的電線,完成後我會像從腦袋發射無數條電線的科學怪人,然後進入一間備妥蓬鬆寢具、安靜無聲、符合人體溫濕度,堪稱全世界最舒適的臥房,開始睡覺。在我睡眠期間,研究生透過我頭上黏貼的電線與電腦監測我的腦波。

英語裡有許多描述睡眠和夢的表達。(圖/取自pexels)
我時常作夢,尤其每逢夏季暑氣漸升,經常接連好幾個清晨被夢淹醒,那是一種滿溢到喉頭的感覺,活生生比現實還逼迫,只是我並不以此為困擾,反而頗享受這些新奇夢境。(示意圖,取自pexels)

在那個網路與搜尋引擎、知識傳播都還不發達的年代,研究生向我敘述了許多關於夢的冷知識,我在腦海中謹記了許久,包括像—「所有哺乳類與鳥類都會作夢,而夢與白天的學習及感官接觸息息相關,比如一位天生眼盲者,他的夢境便不是視覺畫面,而是觸覺,一名盲人就曾這樣敘述了自己的惡夢—夢裡摸到了類似龍的鱗片,那粗礪又尖銳的異樣質感,令他嚇到驚醒。又或者一隻小鳥,白天牠的母親教了太多東西,在學習不及的情形下,很可能晚上就會作惡夢。」我們能理解為,作夢是整合當日的所得、所思、所想,是一種學習與儲存記憶的過程,像是把白天的思緒、吸收的信息,像收納般一一摺疊,一格一格放入大腦抽屜收藏起來的過程。

人類的睡眠週期平均為九十分鐘,期間會歷經淺眠、深眠、快速動眼時期,接著再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因此一個晚上約莫會經歷四到五次週期。而快速動眼時期(rapid-eye-movement,REM)為容易作夢的時段,此時我們的大腦會保持活躍、身體的肌力會喪失, 頸部以下呈現癱軟狀態,以避免我們把夢境給「演出來」,一些容易夢遊的人,就是關閉肌力控制的元件發生了問題。

有趣的是,雖然哺乳動物與鳥類都會作夢,但每種動物所需的睡眠時間與睡眠週期皆不盡相同。普遍來說,掠食者的睡眠時間較長, 因為抓到一次獵物就能獲得足夠熱量,故能安心入眠;而草食動物一來需要長時間採食以應付身體所需能量,二來為了避免被肉食動物獵食,要常保警戒,睡眠自然變得輕淺且短。所以像長頸鹿的睡眠為兩小時、馬為三小時,反之,獅子或獵豹則可睡上十幾個小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