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圍導演齊發聲:堅決反對各國政壇領袖築起分裂的高牆

2017-02-26 19:30

? 人氣

德國片《顛父人生》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美聯社)
德國片《顛父人生》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美聯社)
《顛父人生》的導演瑪倫艾德(美聯社)
《顛父人生》的導演瑪倫艾德(美聯社)

【延伸閱讀:最強得獎名單預測來了!《樂來越愛你》料將橫掃各大獎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影藝學院主管委員會(Board of Governors)的成員強森(Mark Johnson)表示,他在過去一周與阿斯哈法哈蒂談了好幾次:「他清楚表示再度入圍讓他感到謙卑,他選擇缺席,我想我們都會為了他的理由喝采,並完全理解……(這些導演)連署的聲明回應當前情勢,這不只是捍衛藝術家的權利,也是捍衛人權。」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導演的聯合聲明如下:

如今我們在美國、許多國家、某些人們、政壇領袖身上看到了狂熱及國家主義,我們謹代表所有入圍者,一致強力反對這種風氣。

這種風氣以性別、膚色、宗教、性別來分裂我們,製造恐懼來為暴力辯護,這種恐懼摧毀我們仰賴的事物,這裡的「我們」不只指藝術家,還包括所有人類。無論是多元文化,或是有機會透過「外國事物」讓我們變得豐富精彩,或是相信人與人的相遇能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仰賴的事物。那些引發分裂的高牆讓人們無法體會簡單卻重要的道理:我們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所以我們自問:電影能做些什麼?雖然我們不想高估電影的力量,但我們確實相信電影最能提供深刻的洞見,揭示他者的處境,將「陌生」這種感受化為好奇心、同理心、憐憫心,甚至用這種心情對待我們被告知的那些敵人。

無論周日(26日)誰贏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我們都拒絕以邊界的角度去思考。我們認為世上沒有最棒的國家、最棒的性別、最棒的宗教、最棒的膚色,我們希望這個獎項成為國家及藝術自由的團結象徵。

人權不只是我們必須申請的東西,人權存在,而且每個人都有人權,就是這麼簡單。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將這個獎獻給所有的人、藝術家、記者、社會運動參與者,他們努力促進團結與理解,支持言論自由與人類尊嚴,如今保護這些價值觀比以往來得重要。我們將這項奧斯卡獎獻給他們,希望能傳達我們的深切敬意與團結一心的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